法国和大洋帝国几乎失去了对岛屿的控制,只能停止对该地区的殖民,退缩到传统的势力范围内,然后其他地方就任其混乱下去。
拆掉了一根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支柱,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马达加斯加岛的毁灭造就了莫桑比克的繁荣,城乡间不断延伸的铁路和公路,大片大片开垦的良田,高高伫立的工厂,一座又一座飞速发展的城镇,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该地区婴儿潮持续爆发,1898年的新生人口已经高达38.3万人的规模,还在以陡峭的曲线向上扬升,成为人口增长的绝对主力。
雄厚的人口基数造就了该地区充裕的人力资源,每年培训超过6万名基干民兵,再加上历年退役士兵数字,积累起来的基干民兵数量相当惊人。
总体而言
莫桑比克地区的村镇治安大部分由基干民兵维护,皇家警察只是有益的补充,而在这片广袤的非洲大地上,军队总数仅有1.5万余人(含非洲舰队2360余人)。
减去莫桑比克卫戍司令部下属4800余名官兵,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只有非洲机动师,总数不足8000人。
这其中,细看非洲机动师的兵力部署,能发现真的没有多少可以抽掉的兵力。
非洲机动师驻扎在马达加斯加岛的有一个加强骑兵营800余人,驻扎在西南边境的一个加强团2000余人,主要负责防御土著斯威士兰王国和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边民越境侵扰,劫掠,维护西南边境安全。
驻扎在马拉维湖区北部威远堡一个步兵营650余人,用于维护北部与德属非洲交界地区安全,防范黑人土著越界进入繁荣的马拉维湖区。
在河口镇师部,驻扎了一个加强团附带一个炮兵营,总兵力2640余人(其余部队属于非洲卫戍司令部和非洲舰队所辖),在首尔驻扎了一个团部千余人,在西部高原洛伦索-马贵斯,索法拉等重要城镇驻扎了少许兵力,基本上是以营连为单位。
综合来看,莫桑比克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抽调的兵力,即便能够抽掉,撑死了也就是三四千人的样子。
但莫桑比克地区的优势同样明显,那就是数量众多的基干民兵,含三年以内退役士兵总数高达20余万,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了解到了上述情况,段祺瑞少将一颗心终于放到肚子里去了。
他这个军事观摩团长身负双重使命,若是没有点底气,还真的不敢踏上前往开普敦的邮轮。
据当地驻军介绍;
莫桑比克地区野生动物极多,为了保障屯殖工作顺利开展,保护牧场牲畜和开垦的良田,当地基干民兵日常工作就是狩猎,清除周边的危险野生动物。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赞比西河北岸,那是一片广阔荒凉完全没有开发的土地,总面积高达23万平方公里。
由于南岸建成了坚固堤防,每年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莫桑比克雨季,赞比西河洪水泛滥,北岸地区到处一片汪洋和沼泽,因而无法开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