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比西河北岸,设有规模极大的马场。
十几年前投放的1300多匹马,如今已发展成数量惊人的野马群,总数达七八万匹之多。
每年都可以组织人力,从中套取上万匹3~4岁龄的壮马,驯服之后用于骑乘,带来每年上百万金洋的巨大收益。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就要归属于北岸民兵营。
北岸民兵营一共有7个连队,分别驻扎在北岸临近赞比西河边驻地,他们的任务就是班为单位,定期骑马巡逻,射杀所有危害野马群的动物。
比如狮子,非洲鬣狗,狼,野狗,鳄鱼,斑马,非洲角马等动物,一旦见到通通射杀,给马场放养的马匹以良好的生长环境。
凶猛的食肉动物就不提了,射杀斑马主要是防止马群胡乱交配,损害了阿拉伯马的血统,射杀非洲角马这些食草动物,主要是为了避免其啃食鲜嫩的野草,与放养马群争夺草场资源。
经过十几年反复梳理,赞比西河北岸流域各种野生动物极大的减少,而马群的数量疯长,这离不开北岸民兵营的辛苦努力。
相应的,北岸民兵营的基干民兵枪法都不错。
而民兵的执行任务期是三个月,在此期间,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执勤补贴。
由于人口基数大,基干民兵每年轮换频繁,一般超过三年就不再征召了,以避免破坏民兵正常社会生活。
北岸民兵营这种情况在马拉维湖区,西部高原都很常见,这也造就了莫桑比克地区基干民兵的彪悍能力,骑术和枪法都很不错。
基干民兵参与巡逻守卫的积极性非常高,毕竟任务期只有三个月,而且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和牧场,这可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很值得回味。
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中后,没有谁会拿着枪跑到野外狩猎,一去就是几个月,老婆,孩子还照不照顾了?工作还要不要了?
广阔的非洲大地,野生动物可是永远也打不完的。
在河口地区盘恒了十余天,彻底了解了当地情况,段祺瑞少将满怀信心的率领着军官团踏上了前往开普敦的旅程。
经过两天两夜的航行,他们顺利的抵达开普敦。
此时的开普敦港口,停泊着数十艘等待卸货的轮船,黑压压的布满了海湾锚地,有的船已经等待了近20天还没有卸货。
段祺瑞少将一行受到了当地开普政府热烈欢迎,英属开普殖民地总理阿尔弗雷德·米尔纳爵士派出专员在码头迎接,甚至还有一支二十几人的小型乐队,奏响的优美乐曲回荡在码头上,充满了英国佬注重的仪式感。
英国远征军司令布勒上将也派遣了代表迎接,是英国第5旅长史密斯少将,他率领着部队从地中海赶来,已经在开普敦这座城市呆了三个多月,感觉腻味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