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一家之人,怎么能不见了,逢年过节,总还有个天伦之乐。只是叫你平常多多注意,避一些嫌疑就是。”老皇帝很是正统保守,避嫌与亲情兼顾,这是他的价值观。
“儿臣明白了。”赵宗实躬身一礼。
“明白就好,将来你若是继承大统,自然也当有几个肱骨之臣,甘道坚若是一直如此勤勉为国,朕会把他留给你的。”老皇帝这话就真的说透彻了。
“儿臣万万不敢胡思乱想。”赵宗实依旧是个谨小慎微。
老皇帝摇摇头,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这个从小寄养在宫中的继子,道德品质是不错的,就是过于谨慎,但是老皇帝也能理解他这种谨慎,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有什么看不透的呢
所以老皇帝唯有摇摇头,又说另外一件事情“朕欲赐你一名,你可愿意”
赵宗实跪拜而下“请父皇赐名。”
“曙字极好,以为拂晓,寄托无限希望。就与你赐个曙字吧。赵曙,好听,上口,寓意极佳,甚好。实字过于保守谨慎,换了去吧。”老皇帝赵祯,把赵宗实的实改成了曙,其实也是有寄望其中的。
“写父皇赐名。”赵宗实或者说赵曙,也不知道会意到了没有。
“回吧。”
“儿臣告退”
出得殿中,赵曙早已浑身湿透,见皇帝,如经历了一场大战一般,心跳不止,汗流浃背。
也不知这皇家到底好不好。赵曙短命,却也不知是不是与这一辈子谨小慎微的郁积有关。如今的谨小慎微,早已不是赵曙故意为之了,已经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回到家中的赵曙,依旧思前想后,惶惶不安。
去了衙门的甘奇,坐在自己班房之内,眉头久久不开,心中思虑万千。
与韩琦的擂台,还得打下去,本就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了,不是谁能斡旋得了的,哪怕是老皇帝从中斡旋,也只会是把韩琦再惊吓一番,更加重仇怨,如煽风点火一般。
要扳倒韩琦,常规手段其实是不奏效的,哪怕是甘奇如今行的虎狼手段,其实也难奏效。
古代高层的政治争夺,本身就不在事情上,只在皇帝一个人的心中,皇帝觉得谁好,谁就好,皇帝觉得谁不好,谁就不好。臣子争夺所为,不过就是想方设法去告诉皇帝谁好谁不好。这与女人争宠,其实是一个道理。
若是皇帝觉得谁人好,你说他家人跋扈,你说他亲信违法,皇帝也只会叫那人管教家眷,也只会说那人少了识人之明。
不过话也说回来,这种事情的坏处甘奇受了,其实甘奇也受了这种事情的好处。因为皇帝如今也信他甘奇,谁人若是构陷甘奇什么,老皇帝必然也是这种态度。老皇帝在田况之事上,心中明显就是偏向甘奇的,若是老皇帝对田况信任有加,而不那么信任甘奇,任凭甘奇又天大的证据,老皇帝兴许也是一句话,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