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的妹妹超会搞事 > 第五百八十三章:与佛陀论道

第五百八十三章:与佛陀论道(2 / 4)

“人生有两苦,自然之苦,自我之苦,自然之苦在生老病死,自我之苦在忧悲恼,爱别离、怨憎会、求而不得,此为苦谛。”

老人语气平静,他没有肯定莫语,也没有否定莫语,而是在平静的叙述着自己的道,在为刚刚那句‘唯我独尊’做解释。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两种苦痛,一种是自然的苦痛,所有人都会经历的苦痛,即生老病死,生虽然本身并没有给人感觉苦痛,但是它是后面‘老病死’三种苦痛,其实都是源于生,所以生是一切苦痛的源头。

除了自然的苦痛,还有一种苦痛是自我的苦痛,源于人主观上的苦痛,这种苦痛主要有四个表现,

忧悲恼,即人自身的忧愁,悲伤,恼怒之苦。

爱别离,与所爱之人,所爱之物的别离之苦。

怨憎会,与所厌之人,所厌之物的憎恨之苦。

求而不得,所求而不得的落差之苦。

老人将这两种痛苦,八类痛苦的表现,统称苦谛,即关于苦的真理,人生来便苦。

紧接着,他又继续说道,“世人之苦,所汇集来,源于三毒,即为贪嗔痴,此为集谛。”

这句话是说,世人所受的所有苦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源于贪嗔痴三毒,贪是对于事物的喜好而产生的无节制的追求,嗔是对事物的厌恶而产生的无节制的愤恨,痴是无知与盲目。

集谛是在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解释了老人认为的苦的来源。

然后老人又继续说道,“人之苦欲本来可以断绝,绝三毒,苦自然便消去。人生修行自我,万般寂灭之后,修成正果,成觉悟者,自我便无苦了,此为‘道谛’‘灭谛’。”

这是说,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通过断绝‘贪嗔痴’进而断绝人生所有的苦,达到宛如寂灭重生的效果,成为修成正果的‘觉悟者’。

其实断绝苦痛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死了,人死了自然就没有苦痛了,所以‘灭谛’叫做‘灭’。

但是老人认为,人活着,其实也可以通过修行断绝苦痛,达到宛如‘寂灭’的效果。

当然,‘灭谛’这个词语是莫语直接通过老人的话语翻译而来的意译,而老人原本所说的是一个莫语很熟悉的词汇,‘涅槃’。

同样,‘觉悟者’也是莫语的意译,老人原本的发音,‘觉悟者’这个词语直接音译过来,也是一个莫语很熟悉的词汇,‘佛’。

到此,老人其实解释清楚了,他的那句‘唯我独尊’是什么意思。

老人认为人的自身是这世间最尊贵的东西,人可以通过修行自我,成为觉悟者,超脱世间的所有苦难。

这第一番论道,看起来像是两人在各说各的,牛头不对马嘴,实际上是两人在称述各自的观点。

这就像辩论赛里,论辩双方的第一名辩手要首先称述己方的观点一样,先列出一个观点,然后对方再根据己方的观点对对方的观点提出意见。

在互相讲述了自己的道之后,两人根据对方的道,根据对世界的领悟,继续辩论了起来。

其实莫语和老人的道就有一点像对立的双方。

莫语的道看起来是说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入世’的道,这个道的核心是统治者要顺应被统治者的民意,不要通过自身的私欲去干预被统治者的发展。

天子垂拱而天下治,天子拱着手坐在宝座上,什么都不做,与民休养生息,天下自然而然的就治理好了。

由此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程度,无为是手段,无所不为才是目的。

天生圣人,教化万民

而老人的道是‘出世’,如果莫语的‘圣人’要天下太平,社会发展,求的是自我的实现和社会的实现,那老人的‘觉悟者’求的就是自我的超脱,要远离世俗,断绝情欲,恪守戒律,自我修行,如此达到自身的‘涅槃’超脱。

最新小说: 十里芳菲 惊悚游戏:女诡怎么都是我前女友 开局得到九本天书罗天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杏山仙寨 终极:这个时空我守定了! 我自九天来 天行剑祖 修仙从养蛇开始 疯魔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