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华夏历朝历代都对教学问题非常重视,两汉设有太学、魏晋有国子学……隋朝时期又有国子寺,都是专门用来培养高级人才的。
唐承隋制,同样在长安城内设有国子寺,后又改称为‘国子监’,是为大唐帝国的最高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中宗、睿宗以来,每一届的新科进士们,十之七八出自国子监。
不客气的说,只要进入了国子监,就等于一只脚迈入了仕途,顿时身价百倍,对李昭来说也算是重赏了。
顺便补充一句:从前隋创立科举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时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完善,每次录取的新科进士人数也十分有限,一次不过三四十人罢了。
而大唐朝的各级官员当中,科举制出身者只有十之一二。
“圣上且慢下旨,臣的这位好友天资极高、又善于任事,并非寻章摘句之书生,朝廷若是要用他,还是直接让他参加吏部的贤才选拔就是了……国子监,则万万去不得!”虽然认识的时间不太长,可崔宗之对李昭知之甚深,表面看着谦逊有礼、人畜无害,骨子里却有一股子难言的野性。
喜欢不由,不受拘束,如果让他进国子监读书,这家伙肯定装病不肯来的,那怕朝廷下令也没用。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让他出来当官,为国家做一些实事。
如今的大唐朝,一个人要想当官,科举制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举荐制。
所谓‘举荐制’,有点类似于两汉时期的‘孝廉制’,就是由一些社会名人,或者品级较高的官员,向朝廷举荐才德兼备的俊杰之士。
国家再把这些俊杰集中起来,由吏部进行一番考试,择其成绩优异者授予官职。
有时候,皇帝还会亲自考察这些举荐上来的人才。
比如说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臣子们每人写一篇关于时政的奏章,其中右武卫将军—常何是武将出身,不会舞文弄墨,愁的头发大把大把的往下掉。
门客—马周看他着急,于是就替他写了一篇精彩的时政奏章交了上去,太宗皇帝看过大喜。
不过太宗皇帝知道,常何肚子里一点墨水也没有,于是便问奏章是谁代写的?
常何便交代了出来,并向皇帝大力举荐马周,李世民见了马周一面,发现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立刻让他在门下省当了大官,可谓是一步登天!
……
上面说了,如今大唐各级官员里面,科举制出身者只有十之一二,其余的**成都是举荐制出身,这才是大唐官场的主流呢!
“参加吏部的贤才考试……这个李昭才十六岁,纵然有些诡异之才,现在出仕未免太早了吧?”
“回禀圣上,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真正的天纵奇才是不能以年龄相论的,甘罗、霍去病就是最好的例子。”
崔宗之列举了两个人物,其中甘罗是战国时期的,十二岁当了秦国的上卿。
霍去病是西汉时人,十七岁任骠姚校尉,带领八百轻骑奔袭数百里,斩杀匈奴大单于祖父、相国、当户共计两千余人,十九岁任骠骑将军,率军打通了河西走廊、歼敌四万余人,二十二岁封大司马,参与漠北决战,北进两千余里,歼敌七万余人,封狼居胥,名垂青史!
而在崔宗之看来,李昭以后的成就绝不在霍去病之下,甚至更胜一筹!
“好吧,下个月初十,吏部正好要举行一场选贤考试,让李昭前来参加吧,朕也想看一看,此子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只会夸夸其谈。”略加沉思,李隆基点头同意了。
很快的,一份入学文书从吏部衙门发出,由驿卒们背负着、快马加鞭直奔武安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