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在郭延谓的信上批了一个字:准!
使者从金陵返回,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皇上(李璟)批准您投降了,他知道您已经尽力了,跟那些叛徒是不一样的,他答应不会为难您的家人。”
坏消息是:“南唐已经无力救援濠州了,决定放弃施救,任您自生自灭吧。”
郭廷谓决定投降。
他叫来录事参军李延邹,让他起草降表。李延邹不肯,还摆出一堆忠孝仁义的大道理,说得郭廷谓,汗水直淌。
郭廷谓把刀架在李延邹的脖子上,强迫他写降表(郭廷谓自幼爱好读书,不是那种兜里有糖,肚里没墨的主,写写画画是他的拿手菜,这是典型的拉人下水)。
李延邹气愤地掷笔于地,说道:“大丈夫在世,重的是名节,又岂能为叛臣贼子作降表!”郭廷谓不想再听下去了,手起刀落,鲜血喷了他一脸。
郭廷谓心里其实是很愧疚的,我的刀、我的兵原本都是用来杀敌的,对自己人耍威风,真是愧对先人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十二月上旬,郭廷谓集合各军到营垒门外,朝着南方金陵的方向大哭一场,率濠州万余守军,献城投降。
郭廷谓被带到山阳行宫,朝拜新主子周世宗柴荣,世宗为他设宴慰劳,赐他金带、袭衣、良马、器皿,拜为亳州防御使。
郭廷谓的弟弟郭廷赞当时在濠州任马步都校,柴荣封他为和州刺史。
同时命郭廷谓率濠州军去攻打天长(今安徽天长县)。
都是熟门熟路的老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多月后,天长县守将马赟也降了。郭廷谓被加封为楼橹战棹左右厢都监。
在东线上,柴荣和赵匡胤兵分两翼,世宗自率领亲军沿淮河北岸、赵匡胤领步骑自淮河南岸、诸将率水军顺淮河东进,拉开了淮河之战的序幕。
驻守淮河的南唐保义节度使陈承昭,被李璟任命为濠、泗、楚、海水陆都应援使,名头再响,也丝毫抵不住赵匡胤的精锐之师。
在马上还没走两个回合,就被盔甲鲜明的赵匡胤一棍子击落马下,周军一拥而上,陈承昭被抓了俘虏。
听闻陈承昭是个水军将领,水利专家,柴荣亲自给陈承昭解绑,任命他为右监门卫上将军,并赐锦袍、银带等物,后又改授右领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今河南洛阳)。
淮河一战,除去烧沉的,周军共缴获战船三百余艘,俘虏士卒七千多人,杀死溺死的不计其数。
南唐在淮河上的战船,全都玩完了。
◆楚州有个因子巷
显德四年(957)十二月九日,赵匡胤的先锋部队抵达楚州(今淮安)城下。
楚州是淮阴侯韩信的老家,战神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垓下一战,逼得霸王乌江自刎,留下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千古神话。
此时的楚州,只有一千多唐兵把守,实在是少的可怜(只有濠州守军的十分之一)。
不过,楚州城防御使张彦卿是个硬骨头,誓死不降。
后周军这边,投石车、火攻、箭雨、凿城,拳打脚踢,所有的招数全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