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792 资源分配】

【0792 资源分配】(4 / 6)

李满住等被迫于1433年,宣德八年率部又迁到婆猪江支流富尔江上游的“吾弥府”居住。

由于朝鲜方面误以为李满住于1432年袭击朝鲜江界、阎延等地,1437年,正统二年,又欲发兵攻吾弥府。

李满住闻讯,举部再西迁,于翌年到达今浑河支流苏子河畔,史称“移住灶突山东南浑河上”。

跟随猛哥帖木儿迁回阿木河居住的建州左卫人,在1433年前已有零星迁往婆猪江地区,1432年,宣德七年猛哥帖木儿向明钦差谈及,他的“族亲在婆猪江等处”。

次年,猛哥帖木儿因积极协助明钦差裴俊刷,还被杨木答兀从开原引诱叛逃到牡丹江、绥芬河一带的“漫散军官”及兵丁,冲突中,杀死“野人”头目阿答兀。

同年闰八月,原为安乐州千户的杨木答兀,“纠合各处野人,即所谓“七姓野人”约八百余名人马”,袭击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及长子阿古等人均被害,次子童仓被俘,房屋被烧毁,弟凡察等“俱各失所”。

事件发生后,朝鲜借机派兵进驻阿木河地区。

凡察向明廷求救,明廷只下诏令“野人”放还童仓,却不发兵问罪。

凡察在归途中往会李满住,满住力劝凡察迁来同注。

童仓被放回后,与叔凡察讨论今后大计,都有南迁之意,遂于1440年,正统五年,不顾朝鲜兵的阻截,率百余户迁到婆猪江流域,与建州卫都指挥使李满往会合,住在三土河、婆猪江以西至冬古河地区。

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东毛怜的部民。

凡察、童仓迁到婆猪江流域后。

1442年,正统七年,叔侄发生建州左卫“卫印之争”,即争夺领导权。

明廷为了平息纷争,析建州左卫为左、右二卫,以童仓为猛哥帖木儿正嫡,掌左卫,凡察掌右卫。

自此,便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建州三卫”。

建州三卫中,据朝鲜史籍1451年的记载,时建州卫有1700余户,左、右二卫合计才600余户,共计2300余户,以建州卫人户数最多。如按每户5人计算,时建州三卫共有人口还不到12000人。

不过应当看到,无论是阿哈出迁出绥芬河流域,或是童仓和凡察南迁婆猪江时,史有明文,建州卫和建州左卫都有部分部民未迁走,1440年童仓等南迁时,左卫部民“留居者过半”。

迁居婆猪江流域的建州女真时虽只有1万多人,但由于他们在长期迁徙中患难与共,而聚居在一地后,因来归者日益增多,遂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集团。

原来人数较少的建州左卫,当猛哥帖木儿后裔清太祖努尔哈赤登上政治舞台后,建州女真8部、海西女真4部及东海女真的一部分,均先后被他统一起来。

建州女真8部及其分布为:苏克素护河部;哲陈部,完颜部,栋鄂部,讷殷部,珠舍里部。

前人常称前5部为满洲5部,后3部为长白山3部。

表明建州女真区域,东至鸭绿江,西抵抚顺市,南有辽宁县桓仁县境,北达图们江的广大地区。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但是,努尔哈赤原约诺米纳率兵会攻图伦城,而诺米纳背约不赴。

尼堪外兰又预知消息,携带妻子离开图伦城,逃至甲版城。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后胜利而归。八月,努尔哈赤攻打甲板城。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