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916 一切照着历史走】

【0916 一切照着历史走】(4 / 7)

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

于是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也有很大的作用。

朱棣靖难之役胜利以后,就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并多次指示,皇孙是个可造之才,你们一定要尽心竭力。

同时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代在身边,让他了如何解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

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孙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

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对朱瞻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很大程度上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是沾了儿子的光,因此父子俩就成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钉,青年的朱瞻基也被卷入了这场争斗,但是凭着祖父对他的喜爱,凭着他的勇气与睿智,他总是能够帮助父亲化险为夷,最终使朱高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谁知父亲的皇位还没有座热,十个月之后就暴病去世了。

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

但是朱瞻基早就预料到前途的险恶,因此当得知父亲病重后,马上日夜兼程赶回了京,当时朱高煦还没有派人设伏,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的如此之早。

回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明年为宣德元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

即位初大事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

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

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软禁于南宫。

八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整顿吏制,使吏治为之一新。

英宗放回后被其冷落对待,这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

朱祁钰没被葬入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共传了16位皇帝。

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连亡国之君吊死煤山的明思宗朱由检,都葬在了北京的明十三陵、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

唯独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没被葬入十三陵。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

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