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975 魏忠贤把话说的很重】

【0975 魏忠贤把话说的很重】(2 / 5)

因为韦宝不会教育皇帝应该怎么怎么做。

韦宝总是把问题说出来,并且说很难办,并且说现在已经做的不错。

所以,这并不是韦宝第一次对皇帝说天下大势了。

魏忠贤也能接受。

一般说明代经济问题,通常都喜欢说是因为明朝的贵金属缺乏云云,实际上明代用于制造贱金属货币的铜同样相当匮乏。

传统观念里的一两银兑一千钱,实际上即便满清也长期做不到。

满清保持这个兑换比要到乾隆中后期了。

所以在明末还有有个很大的问题,货币的制造使用原材料来源。

铜除了用来制造货币,当年还承担着大量的火器制造用途。

所以这块有个铜的双重消耗问题。

白银并不能代表一切,虽然白银货币在明末承担了相当部分的铜钱货币地位,但是铜币作为贱金属货币是日常相关的很重要的部分,这块被长期忽视了。

“五月纹银一两核钱八百四十文,六月止八百二十文矣。至于铺家所卖仅得七百六七十文不等”

这是雍正元年官价银铜兑换比和市场兑换比。

官价的波动是比市场滞后的。

明代是什么情况呢?

明代一两银是兑550到700文不等。

在李自成崛起前后,崇祯这位煤山战神的操作下,银铜兑换比去到1100到2200文。

因为铜的严重匮乏,导致明廷用掺有铜的铅钱去凑合,于是很快就凑合不下去了。

铜的匮乏问题在明代末期尤为突出,大量的火器制造和补充需要铜,货币同样需要,商品经济发展下对货币的需求量更多。

中国传统观念里的滇铜大开发是在清代,明末云南处于前线,而且产铜量不如清中期。

明代也无外来大量铜的来源,清人用来解决铜荒来源大头是日本。

而在明末,中国和日本处于战争,或者说是潜在战争状态,日本接连进攻了中国的附属国试图建立自己的“天下华夷”。

德川时代则是琉球。

清从顺治年就开始派船去日本买铜,康熙基本都仰仗洋铜,即便三藩之后重新控制云南,到雍正进口铜依旧占国内用铜的六成以上。

清没有两次倭寇之乱和朝鲜琉球的历史包袱,自然无所畏惧,即便铜船船主在日本被百般刁难,乃至日本公开索要中国情报都毫不在意。

日本人呵斥清人的官办铜船负责人如同奴隶。

“商人蠖行鼠伏,媚词泉涌,自同奴隶”,为了有交换获取铜货的机会以防满人苛责,清代洋船官商互相勾结,向日本人偷运军械盔甲器械,传播造船技术,找人渡海完成日本人要求的阵法教习,乃至清朝的武举前往日本教习弓箭,而这在明代是不可想象也是无法做到的。

明末的连续战争加重了上述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经济崩溃。

当时黄金尚未进入中国的货币流通领域,而与白银货币相互匹配另一个铜钱体系,直接在崇祯后期干脆崩解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