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975 魏忠贤把话说的很重】

【0975 魏忠贤把话说的很重】(3 / 5)

可以参考鸦片战争前,因为白银流出导致的银贵钱贱现象。

清廷用五六十年的时间把白银翻出两倍左右铜钱币值,清朝的经济就已经受不了了。

而在明末煤山战神朱由检的风骚操作下,铜钱贬值三四倍只用了区区的几年时间。

如果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财政不困难,还有谁的财政会困难。

清廷没了的话,洋人看着不行了,出面拾掇海关,续命满清的财政。

要不然满清还得早早灭亡,满清基本就死在这波上了。

而大清为啥烧鸦片开战,就是因为银贵钱贱,继续下去财政就要死了。

朱由检的货币体系比清廷鸦片前后崩的激烈多了。

朱由校手里的货币体系,交给朱由检的时候,是正常的货币体制。

朱由检从550到650的兑换比例翻倍,才用了短短四五年时间。

大清的铜钱贬值,稳定币值从1808年开始稳定破千,一路上涨,花了30年时间从1808年的一两银兑1040文,飙到了1838年的一两银兑这个时候,大清上下都已经明白,是不禁烟就要没活路的时候了。

朱由检维持的货币体系,白银进口在朱由检玩完的的最后几年一直在上涨。

西班牙的美洲银矿所谓枯竭只是从顶峰滑落,产量依旧庞大。

白银流入中国的最后几年锐减,对明朝灭亡是有影响,但是那会煤山战神早就没活路了。

减少的原因是战乱波及到中国的沿海出口省份,白银进口减少并不能对当时早就崩溃的中国货币体系带来决定性影响。

实际上因为铜钱的过度贬值,白银的加速进口在铜币体系崩溃的1632年后对稳定经济有正面作用。

因为白银代替了一部分铜币进入流通领域。

三饷加派,加派的征收方式是折银而不是本色。

如果仅仅以三饷加派而对全国各府州的赋税进行排名,没什么意义。

苏松重赋,这是明人皆知的事实。

苏松两府在三饷加派之前,其亩均税率0.12,单位:两/亩。

这就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大截。

此外,明朝财政税收输送方向,可分两块:起运和存留。

其中起运的主要分送到户部的和内库的。

换而言之,明代有权征收赋税的并不只有户部一个衙门,兵部、工部都有自己的收入。

而且银两,仅仅是送到户部的。

也就是说,并不包括送到内库、其他仓库机构及地方存留的税收。

以苏州府为例。

万历六年,苏州府赋税总额假设全部折银的话接近90万两。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