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那里临近西南要道,交通发达,补需简单,不用进城采购。
哪知,李石曾先生却是误会了,以为3000大洋还是多了,汤皖不好开口拒绝,只得沉默应对,所以又往下降。
“2000大洋,皖之先生,这已经把明年的扩招所需都加进去了,真的不能再少了。”
汤皖刚刚想好,收回了思绪,便听到了李石曾先生,为了留法预备学校筹款,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话。
这让汤皖心中一阵刺痛,没来由的心里憋住了气,直嫌闷的慌,立刻说道:
“两位先生抱歉了,我刚刚再想事情,一时疏忽了,没仔细听,能再说一次,需要多少?”
李石曾先生与段子均先生均尴尬一笑,想着能筹一点试一点,便硬着头皮,再次说道:
“1000大洋就够了。”
汤皖静下了,抿了一口茶,片刻后,说道:
“我看1000大洋远远不够。
李石曾先生一时疑惑,不知道汤皖唱的是哪出戏,便紧接着听到汤皖继续说道:
“我这边拆出10000大洋。”
“呀!”两位先生闻言后,顿时开怀大笑,却不成想,乃是意外之喜,连忙站起身,弯腰作揖,异常激动道:
“谢皖之先生,慷慨相赠,真是.......真是太感谢了。”
“不用谢,你们又不是为了自己之用,乃是为国为民,无需如此。”汤皖是真的这么认为的,可不是谦虚推脱之词。
只是,两位先生实在是太激动了,以至于段子均先生急忙背过了脸去,想必是热泪盈眶了。
谁又能知道李石曾先生与段子均先生,为了建布里村留法预备学校吃了多少苦,糟了多少白眼。
李石曾先生用光了积蓄,北大教授的工资也搭进去了,为了能筹到钱建学校,不惜拉下脸,去找赞助。
一路以来的艰辛,除却先生来人以外,怕是无人道之,换句话而言,如果两位先生不去做这个事情,怕也是殷实家境吧。
如今得了汤皖捐赠的10000大洋,这可是留法预备学校的两年之需啊,如何不激动。
待两位先生情绪平复后,汤皖又与两位先生相商了准备把永定门外的新式学堂,扩建成一所留法预备学校的事情,得到了两位先生的支持。
李石曾先生还表示,皆是学校设计之事,交于他来便可,因为布里村留法预备学校便是李石曾先生亲自设计的。
这是一处堪称民国华夏北方农村独一无二的建筑,学校的大门并不高大,但风格奇特。
上方一个造型挺秀的尖顶,指向天空;尖顶两侧是向外延伸的美妙弧线;再两侧是青砖立柱,立柱顶端各有一个球形装饰。
看上去有一点西方哥特式建筑的味道,尖顶下方的大门顶部呈拱形,又是华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汤皖是个办事爽快之人,见一切事宜都敲定妥当,又与两位先生想谈甚欢,便起身去了房里,取了存折,一道赶去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