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龙州土司 > 第二章 张太后赏赐起风波,薛李王喜忧各不同

第二章 张太后赏赐起风波,薛李王喜忧各不同(5 / 5)

“哈哈哈……意思是薛忠义无功而返?那他岂不是气得发指眦裂?”王焕忍俊不禁。

“虽说朝廷赏了薛忠义‘工部侍郎’的头衔,这毕竟是虚的名誉,远远没有四万两白银来得实惠。像宫廷秘制果脯这种皇上爱吃的点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机会被赏赐的。”王玺眉眼带笑,言语中有几分骄傲自豪的味道,“薛忠义城府很深,这一路上都没有发作,估计这会儿才回到他的薛土司府开始骂娘。”

王樾忽然想起了什么,忙问道:“父亲大人,您拿下漳腊金矿后缴获大量金条的事,朝廷不知道吧?千万别让朝廷收走了,要不然我们的努力可就白费了,您当时平乱所受的伤便白受了,流的血也白流了!”

王樾的话反倒提醒了王玺,王玺表情严肃地说:“漳腊金矿的事朝廷不知道,我也不能让朝廷知道。不是为父贪恋金银珠宝、富贵荣华,而是如果我将漳腊金矿一事报告朝廷,朝廷则会大肆开采,将附近的番民都征集去充当苦役,提高这一带金户岁贡‘麸金’的征收标准,增加番民的负担。那些番民本就生活不易,我怎么忍心再加重他们的负担呢?放眼整个大明王朝,土司一职基本上都是由当地番夷中的豪酋担任,我们龙州几家土司却偏偏是清一色的汉人。你们就从来没觉得奇怪吗?”

王鉴等人摇了摇脑袋,一脸疑惑。

王玺语重心长地对几个子女说:“当年太祖皇帝出生入死,从蒙古人手中恢复了汉人江山,太祖皇帝建立大明后一直对番夷特别忌惮,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采取以夷制夷的怀柔政策,以土司制度加强对番夷地区的管理。但我们龙州却有所不同,龙州不仅是番夷的聚居地,又相传是龙族的故乡,渔溪司的牛心山还是李唐的龙脉所在。真龙天子只能有一个,朱家特别担心龙州的番夷他日凭借牛心山的李唐龙脉造反,便没有设立番夷头人当土司,而是让我们几家汉人来当土司,以镇压这些番夷,对他们实行高压管理,命龙州各地修建了大量的镇番楼。不仅如此,还通过各种律法规定限制龙州几个番地的经济发展,生怕他们到时候发展起来会像当年的蒙古人对宋朝一样,威胁大明的统治。我龙州宁武司番民众多,他们淳朴善良,并无造反之心,为何非要视他们为异族、祸根?为何不能让他们同等地享受与汉人一样的看病、读书、置业等方面的权利?在我眼里,他们和我们汉人并无差别,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我龙州宁武司的子民啊!”

“父亲大人所言极是,您是想拿下漳腊金矿的黄金后,为咱们宁武司的番民做点什么吗?”王鉴问道。

王玺认真地点点头,接着说:“是的,这座漳腊金矿的黄金,还是能让我为龙州宁武司做好一个土司该做的事。我不仅要为我们宁武司的番地修车道、兴农耕、建水利、办学堂、开医馆、创商铺,还要为所有龙州宁武司百姓救济解困、修桥补路、广开粮仓、创建书院。我想让龙州宁武司家家户户都过上安康美满的好日子!”

王樾皱起眉毛,有些不情愿的样子:“父亲大人,咱们好不容易得到漳腊金矿的财富,您就忍心这样白白地为他人做嫁衣?”

王玺表情严肃,对王樾呵斥道:“樾儿,为父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而是要感恩我龙州宁武司的百姓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不是他们对我们世代王氏土司的支持拥戴,我们王家能过上现在如此安逸的日子吗?加之我们王家世世代代都要在龙州居住生活,和乡邻百姓搞好关系万分重要,多行善积德,多造福百姓,有百利无一害。你以为为父当时得知情况后马上奔赴战事前线,还在战场上挨了一刀,就是为了漳腊金矿的财富?不,我是不能让薛忠义和李蕃两个老贼把漳腊金矿的黄金给夺了去!特别是薛忠义,他本来就野心勃勃,想在龙州一家独大,若是他得到了漳腊金矿的财富,必定招兵买马,大肆对外扩张他的势力。到时候莫说是我们整个王氏一族不保,我宁武司的子民也会跟着遭殃!”

王玺的一番话引得大家频频点头,整个王氏土司府邸沉浸在一片温馨祥和的氛围里,如一湾平静的暖流。谁也没有料想到会有一位不速之客,将要打破这份平静。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