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大人的消息小婿也收到了,只是...”,王元信搓着手极为难的说道。方才他听手下禀报夫人有急事相召,便打发走了幕僚急急忙忙的赶回了内宅。果然不出所料,岳父刘石山正等在了那里。
一上来刘石山就开口询问,可曾收到消息肃政署联合吏部,要对各省的巡抚提前进行考核的消息?大宋规制京师官员三年一次“京察”,地方官员五年一次“大计”,而且主要是由“行政会议”全权负责,完毕将处置结果呈报皇帝即可。而刘石山所言对地方巡抚的考核,自然也是在“大计”的范围之内,只是这次提前了将近两年!
王元信听岳父如此迫不及待,不由得也有些慌了手脚,方才他与幕僚所议的就是此事,而且听说距离京城稍近的省份已经着手开始了,被查的河北、山东、山西、热河等几省的巡抚无一幸免,全部被械递至京师,行动可谓是雷厉风行。算算时间肃政署的专使上门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了,毕竟坐上北平到武昌的火车,几日便可抵达,看情况是凶多吉少了。
而刘石山的问话不仅没为王元信解忧,反倒更加的给他添堵了,毕竟岳父老泰山已经“开缺”如今即便是亲临到场,自己一旦出事想要帮忙也是心有余而已,哪里还能使得上气力呢?可出乎意料的是,岳父竟然真给他带来了解困的办法,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与其这样窝窝囊囊的凄惨收场,还不如反了他x的吧!刘石山为了加重语气效果,最后一句竟一改儒雅形象,直接爆了句粗口。
刘石山的鼓动在王元信看来就有些“搞笑”了,现在各省的巡抚,早就被皇帝当年趁着米价风潮给夺了兵权,继而又趁着各地设立巡警局,连快壮皂三班衙役都收得干干净净,如今湖北巡抚衙门除了二十人的亲兵小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自己抚衙门前的那对石头狮子了,拿什么来造反啊,所以王元信闻言,立时脸上就显出极为踌躇的样子,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力不允许啊!
“元信何必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是不是担心自己无兵无饷,赤手空拳的纵然反抗也是无用啊?”刘石山一副气定神闲的派头说道。其实老头心里也是慌得一匹,但自古说客讲究的就是胸有成竹,且语不惊人死不休!
为了加强气势刘石山略一停顿,才继续说道:“目前的京师局势是这样的....”,说着他就像《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一样,给自己的女婿做起了充分的思想工作。在他看来现在朝中勋戚横行,剩下的文官也是被他们裹挟着沆瀣一气,先是“禁海”继而滥发钞票,弄得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加之对商贾课以重税导致工坊、矿山倒闭无数,失了业的工人聚集在城市中无依无靠,长此以往天下必将大乱。
根源在哪里?就是“伪皇”篡位然后骤然推翻“三方会议”!先是解散“联合会议”剥夺了商贾们的权利,继而借着清理户部,解散“行政会议”屠戮文官,从而使得那些勋贵宵小趁机上位,就如同被打开了封印的恶魔一般胡作非为、倒行逆施,而“伪皇”为了借助此辈的力量,也是多加纵容助长了他们的声势。
问题既然提了出来,接下来就该是怎样解决了。说道这里刘石山挺了挺腰杆正襟危坐,极庄严的说道:“先辈文臣辛苦经营,终于有了‘三方会议’这一善政,并确保了大宋三百年的盛世太平,万万不能断送在吾辈的手中,否则死后都无颜面对各位先辈,所以我打算恢复‘行政会议’重新将文官同僚聚集起来,大家齐心合力将帝系重新转回到德宗一脉。贤婿,道理已经讲明了,你可愿助老夫一臂之力啊?”,一番恢弘的愿景阐述完毕,刘石山也颇感劳累。
但此时却不是歇息的时候,为了激励起员工...哦不,是姑爷的斗志,刘石山再接再厉的画起“大饼”来,其实也就是他们拉拢各地要员的具体方案。
原来一个月前焦仲阳悄悄了的由江西老家到了徐州,将自己的一番策划对着刘石山合盘托了出来。首先就是趁着朝廷对南方各省的巡抚,未下辣手之前,将大家召集起来,宣布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组“行政会议”,其核心成员就是尚存的二品以上文官,以及各省的巡抚。
不能不说焦仲阳的这一手玩的相当高明!大宋规制,由文官组成的“行政会议”名义上全体文官均需参加,但其核心却只有六部的尚书,并由这六人组成议事会,仿佛“入阁拜相”一般权柄极大,而其余的文官包括各省的巡抚,也仅有建议权而已。而如今南方各省巡抚人人自危之际,焦仲阳却抛出了如此巨大的“鱼饵”,一边是丢官甚至还极有可能丧命,而另一边则是解厄脱困,而且自此平步青云,试问何人能不动心?
“如今贵州的江晟阳已经答应加入,云贵川向来连成一片,他现已分别联络云南、四川两地,而两广、福建的海商在庞氏家族二公子庞际鸣的策动下,已经答应举事了。此辈在当地深耕多年,军政两届早就渗透的如同自家的后花园一般。你要知道朝廷‘禁海令’一出,大受损失的可不仅仅只有那些海商啊...”,刘石山说道这里意味深长的看一眼自己的女婿。
“哦...,是这个道理”,王元信闻言也是不住的点头,停了一下他仍是满脸困惑的望着老丈人,说道:“父亲大人,形势虽好但奈何兵权已被收缴,无拳无勇的又拿什么来推翻‘伪皇’呢?”,说罢竟情不自禁的抖了抖双手。
“元信,你怎地糊涂了,谁说你手下无兵啊!这个还要感谢令先祖王荆公吶...”。刘石山之所以会有此一说,是因为当年王安石变法时,曾大力推行保甲法,责令各地农户闲时集合进行军训。等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岳先生也觉得这个很不错,就又重新拾了起来,并将参与军训的人员扩展到了城市里的大小工坊,要求凡年满十八岁的壮年男子,每年参与军事训练的时间不得少于百日,并定名为“民兵”。
后来兵部陆续完善了此项措施,同时按地域划分规定每县设一连,每府设一团,依次类推各省至少有着两至三个师的编制,使得这些“民兵”真真正正成为了大宋的后备役军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