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秦汉风暴 > 第一章 导火索

第一章 导火索(2 / 4)

求和罢,割地上党郡交于秦国,平息秦国怒火,让秦国赶紧退兵。

韩王准备求和消息迅速传到了上党郡,此时的上党郡守冯亭正带着上党军民加固城墙整军备战,冯亭本来满心期待着国君能够率兵来救援上党,殊不知等到最后等来的却是国君交割上党与秦国的消息。

冯亭却恨不起韩王,设身处地的想想,韩国是弱国,韩王是弱王,就算今日的韩王是往日的韩昭侯又能如何?势比人弱只能低头,弱肉强食就是这战国的不二法则,秦国太强,强大的让韩王畏惧,只有割地求和求得苟全。

然而冯亭却不愿意就这么屈辱的不战而降,他征求上党军民的意见,上党军民的回答也是宁死不降暴秦。

归降秦国对上党老百姓来说并不算什么好消息,自从秦国孝公时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以严刑峻法治国,按照秦律家里烧的锅底灰随便倒在路上就要处以极刑,过惯了安生日子的小老百姓哪里受得了那般约束?更何况韩国连年遭受秦国进攻,上党郡百姓也有不少子弟死在了秦军的手里,对于上党百姓来说,他们在心理上憎恨秦国,在本能上畏惧秦国,所以没人愿意归顺秦国。

可是,韩国国君的命令已经下达,如果上党不降,秦国白起大军会在顷刻间攻入上党,秦国士兵以取敌人首级为军功,一个人头换一级爵位,爵位积累高了能买房子置地,也能升官发财娶老婆,更能光宗耀祖无限荣耀,所以秦军在战场上残暴如同饿虎贪狼,上党郡若是顽强抵抗之后还是被秦军攻占,上党百姓岂有好日子可言?

冯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身为韩王任命的官员,他理应听从君王的命令率领上党全郡归降秦国,可作为上党郡守,他又是上党百姓的父母官,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百姓落入秦军的手里。

摆在冯亭面前只有两条路,他要么听从韩王的命令归降秦国,要么率领上党军民与那强秦玉石俱焚,这两条路都不是冯亭想选择的,也不是冯亭乐意选择的,所以冯亭选择了第三条路。

冯亭与上党百姓商议之后想了个好办法:既不降秦,也不硬抗,而是率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归顺赵国。

赵国自从四十多年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国力就大为增长,早已跃居韩赵魏三晋之中的最强,即便随后赵国发生了内乱闹腾了一阵,但赵国国力未曾受到损失,后来的赵惠文王也不赖,在廉颇蔺相如等一众大臣的辅佐下赵国蒸蒸日上。赵惠文王薨,赵孝成王赵丹即位,年经君主初登大宝血气方刚,赵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虽然赵国老丞相蔺相如这两年身体不好很少参与政事,可赵国还有廉颇等一众文臣武将,秦国这些年也在赵国手里好像都没讨得了好果子吃,七年前(公元前269年)秦赵阏与之战,秦军被赵将赵奢打的大败而归,素来在野战上强横无敌的秦军居然反被赵军杀的狼狈逃窜,由此看来如今的赵国倒也不怕秦国。

冯亭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知道一旦赵王接受上党郡,以秦国的一贯作风,以秦王的强势,肯定会立即派兵进攻赵国,到时候赵国肯定会选择和韩国联合在一起抵挡住秦国,到时候韩赵两家合力,定能打退秦国的攻势。

不论怎处在危机关头的冯亭他立即派人赶往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面见赵王,要将上党全郡交割给赵国。

赵国的选择,是要。

天上掉馅饼,凭啥不接着。

可万一,天上掉下的不是馅饼,是地雷呢?

这颗地雷,就是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嬴稷。

嬴稷十九岁即位,如今已在位四十五年,四十五年的王者岁月已经将当年那个稚嫩的嬴稷孺子打磨成了六十四岁的老秦王,他脸上爬满的皱纹既是岁月的痕迹,也是大秦国崛起的见证。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