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其实,秦国王位本不应该是他的,应该是他哥哥秦武王嬴荡的。
当年先王秦惠文王薨,嬴稷的哥哥嫡长太子嬴荡顺势继承大统,当年十几岁的小嬴稷还在燕国当一个人质,风雨漂泊前途渺茫,若是按照正常的顺序发展下去,嬴稷会长时间的滞留燕国,哪怕最后他有幸能回到秦国,怕也只是一个落魄的王室公子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是命运却在关键的时刻给这位嬴稷小儿开了个玩笑,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派遣相国甘茂率领秦国大军攻占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城(今河南西北宜阳县),由此打通了秦国通往周室的道路,当时周王室早已衰落,只有蜷缩在韩国的中间独有百里土地艰难度日,秦武王铁了心的要打通东出的大道并且非要去周王室见识见识,到了周王室,嬴荡突然又心血来潮要和手下猛将孟说比试比试谁的力气够大能把周鼎举起来,结果在举鼎的时候失手,大鼎脱手砸下切断髌大腿,嬴荡失血过多而死。
嬴荡死了,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年轻的武王整天想着打仗举鼎,戎马征战的他还没来得及和他的后宫佳丽造几个小人就一命呜呼,自然也没给自己留下个儿子继承王位,结果就便宜了远在燕国做人质的王子嬴稷。
嬴稷是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同父异母弟弟,母亲是大名鼎鼎的秦国宣太后,人称芈八子,芈八子还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魏冉,时任秦国大将。
正是依靠着宣太后的雷霆手腕和舅舅魏冉的强力支持,原本漂泊无依的嬴稷阴差阳错的就当上了秦王。
只不过,在嬴稷执政的早期,朝政大事多由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以及宣太后另一个弟弟华阳君芈戎把持,年少的嬴稷也放下心把国家大政交给自己的母亲和两个舅舅,他那两个舅舅也确实没让自己失望,尤其是魏冉主持秦国政事以来,秦国逐渐东扩,地盘扩展了千里。
时间一晃就过了几十年,年轻的嬴稷也变成了年老的秦王,恰时谋士范雎由魏国入秦面见嬴稷,鼓动他下定决心将秦国内政外交大权从母亲和舅舅的手里夺回来,嬴稷在范雎的谋划下成功夺取了母亲宣太后的权力,接着又放逐了魏冉。
魏冉是被驱逐了,但魏冉却给嬴稷培养出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白起。
白起,这位出生在秦国本土郿县的秦川子弟以惊人的军事天赋崛起于军旅,身经百战未曾一败,这次还是是白起攻占韩国国都新郑与北部上党郡之间的关隘野王城,迫使韩国只能割上党郡割与秦国求和。
有此良将,确实是秦国之幸。
嬴稷只想着如约接受上党,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上郡郡守冯亭不听韩王命令,擅自将上党让于赵国,此时平原君赵胜已经带人接收了上党郡!
嬴稷震怒。
野王城,那是他老秦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凭实力打下来的,韩国主动求和割地上党郡,这事儿和他赵国有个半毛钱关系?赵国不动一兵一卒空手套白狼就想拿了上党郡?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野王城,上党郡,韩国,赵国,秦国,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勾连在嬴稷的脑中,嬴稷瞬间就明白这些因素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此事已经不仅仅关乎一个小小的上党郡,更关乎秦国和赵国的国运,秦王早就知道秦赵两强之间势必要有一战,而且这场大战就在白起攻占野王城的那一刻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秦王立即下达第一道命令:秦军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地势险峻,是秦国的东大门),大军开向韩国。
紧接着,秦王下达第二条命令:正在野王城前线的武安君白起立即撤回咸阳,接任白起争夺上党郡的是将军王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