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93 惊闻曹操兵乱亡 从来英雄重英雄

93 惊闻曹操兵乱亡 从来英雄重英雄(2 / 5)

为防董卓遣人追赶,他一路潜行,故没有时间给袁绍和荀贞写信,告之此事,不过总算一路有惊无险,安全到达了颍川。

他在信中说:他久知汝、颍多奇士,而豫州牧黄琬清流名士,亦素恶董卓,所以打算在去陈留前先在颍川、汝南等地招揽些人为用,并说他不日就会专程去趟颍阴,拜谒荀家长辈。

荀贞挺能理解曹操的,不像张邈和自己,更不像袁绍、袁术兄弟,曹操现下在袁绍一党中虽已勉强可算是二号人物,可他而今没有地盘,不是郡国长吏,官衔也不高,只是个比二千石的校尉,他要想招兵募勇,和袁绍一道起兵,相对来说,难度不小,他虽是已决定准备去陈留起事,可陈留毕竟是张邈的地盘,就算张邈支持他,到底不是他自己的地界,他最多也只能吃些张邈剩下的“残羹冷炙”,可以预料,陈留有能力的人肯定多半都不会投他,只会投到太守张邈的手下,所以他想先在颍川、汝南招揽点奇才、猛将为用,也是无奈之举。

曹操的计划不错,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让他更无奈的事情还在后边。

荀贞为表示对曹操的支持,因知曹操逃亡在外,身上带的财货大概不会多,特地写信给乐进和族中,叫乐进和请荀衢、荀彧等族人那些钱财给曹操,姑且也算是对曹操招募人众的一点资助,可就在这封信送到颍川没多久,十一月下旬,乐进又送来了一道密报。

却是曹操在豫州招揽到的兵卒叛变了他,风闻曹**在了乱军中。

荀贞读密报至此,几疑看错,揉了揉眼,连看了几遍,发现自己没看错,这道密报中确是明明白白地写着:风闻曹**在了乱中。

曹操一世之杰,却怎么可能死在了此时?

荀贞震惊非常,心道:“难道是因我之故?什么蝴蝶效应?”

曹操去豫州募兵,并因叛乱而被传身死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袁术还为此幸灾乐祸地给留在洛阳的曹操家眷去了封信,将此事告之了卞夫人,可荀贞前世读书时没有读到过此节,所以在骤然得了此讯后,却是难免会怀疑到自家身上,惊疑是不是出现了“蝴蝶效应”。

他在案后呆了半晌,把这几句话翻来覆地去看了十几遍,心里仍不能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曹操如真的死了,对荀贞的将来是有好处的,少了一个最强劲的对手,可荀贞与曹操相交多年,说实话,对曹操是很佩服,也是很喜欢他的,曹操如真的就这么死了,他还真是心里空落落的,若有所失。

“不可能!”他心中想道。

曹操怎可能会就这么死了?

还有,曹操一代人杰,就算现在还年轻,可能在能力上尚不及后来,可却也已经是领过兵、做过国相的人了,在治军理众、收用人心方面的经验想来应也已不差,以他的手段来说,他募来的那些豫州士卒又怎会出现叛乱?即使出现叛乱,也不可能刚到他手下就聚众叛乱啊?

想到此节,荀贞这才想起还没把乐进的密报看完。

他按住震惊、失落、狐疑的心情,耐住性子继续往下看。

乐进在讲完了风闻曹操身死之事后,又说了一点风闻到的曹操身死众散的惨状,再往下边,荀贞看到了他想看的内容,乐进道出了曹操所募之兵叛乱的缘故:原来却是因为豫州牧黄琬。

黄琬虽为清流名士,虽亦恶董卓行事,可他自到任豫州以来,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击讨寇贼、黄巾余部,所为者就是保豫州境内的安定,而曹操一个晚辈后生,一个逃出洛阳的骁骑校尉,却竟然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便光明正大地在他治下招募壮勇、聚众生事,他当然会很不满。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