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豫州牧,到任以来又兵威甚锐,所战皆胜,如今他这一“很不满”,根本就不用派兵去逐走曹操,只需把风声放出去,曹操募集的那些豫州人中难免就会有惧怕、后悔的,这些人稍一串连,那么在豫州的地盘上搞个叛乱、反叛曹操丝毫不是难事。
原来如此!
竟是因黄琬之故,曹操募的兵马这才叛乱。
曹操之前的那封信还专门说到黄琬,信中意思虽未明言,可荀贞也能看得出来,他显是认为黄琬是同道中人,所以才想在豫州募众,却没料到,这只是一厢情愿,而黄琬竟会对此不满。
可荀贞仍不相信曹操就这么死了。
他当即提笔,写了一道回信给乐进,命他再仔细探查,死要见尸,务必要搞清楚曹操究竟死了没有。
因了“风闻曹操兵叛身死”这件事,荀贞接下来好些天都没有心情去兵营检查操练,也没有心情处理郡务。
戏志才、荀攸、陈群、程嘉等亲近人见荀贞表现异常,为之奇怪,询问之,从荀贞这里听说了此事。他们和曹操的交情不深,有的都不认识曹操,然却皆知荀贞和曹操交情莫逆,见他情绪不高,茫然如失,整日为此惊忧,乃至寝食不安,少不了纷纷规劝。
劝也没用。
陈芷也劝他,陈芷怀有身孕,荀贞不欲她因此而担忧自己,稍稍调整了下心情,却亦忍不住对她喟叹说道:“曹孟德当世人杰,其人其能胜我多矣!故太尉梁国桥公在世时,曾说孟德:‘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今天下乱兆已征,孟德却竟兵叛身死?此事如真,天下英雄气将少五斗矣!我之伤忧,非仅仅是因孟德为我友,实也是为天下苍生。”
这话是荀贞的实话。
他现在虽已有了了不起的壮志,可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他也不知他日后究竟能否成事,能成事固好,可如不能成事,只要还有曹操在,那么曹操在原本历史上的功绩就还能出现,即使仍避不了百年后五华乱华的黑暗,可至少对当代的天下、对当代的百姓来说总归是件好事。
可若是曹**了,遍数天下英雄,谁能再如曹操?
刘备固亦人杰,可军政之略不足,纵然志望再高,才能有限,也难更进一步地开拓进取。孙权固能守成,可也只不过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只不过是个“守成之子”罢了。
多日来的伤忧汇聚一处,窗外暮深阴暗,室内烛火幽幢,北风凄凉,瑟瑟的落叶片片**院中,适有寒雨阵来,侵袭人身,荀贞感从心来,铺纸研磨,挥笔写了一句诗出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本是想到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但这首诗虽然合景,也合乎他的心情,可却有两个地方需要略作改动,而他此时心乱,无心措辞修改,所以诗到笔端,却是写成了这一句。
他这是有感而发,这些天来所有缤杂的情绪、纷乱的心情累积到了一个极限,都汇进了这短短的十四个字中,人一观之,便即觉有郁郁如垒的怆痛扑面而来。
陈芷叹了口气,柔声劝道:“现在只是‘风闻’而已,也许消息并不确实。夫君令乐进再仔细探问,他前两天不是又送来了一封信,信里说他没有能找到曹君的尸首么?或者曹君其实没有死,‘兵叛身死’云云只是误传罢了,也说不定再过两天就会有好消息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