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此事我却尚未闻知。”
听得这道消息,荀贞立刻把心思收了回来,忖思片刻,说道:“盖勋、皇甫将军身在三辅,各拥兵马,尤其皇甫将军,帐下三万精卒,屯驻在右扶风,不但兵马强壮,而且军略如神,董卓征他二人入京,这是在为西迁长安开路啊!”问荀攸,“盖勋和皇甫将军可受诏了?”
“董卓的矫诏刚送走不久,应还未到盖君、皇甫将军手上,他俩会不会受诏目前尚未可知。”
荀贞心中叹道:“早在统军击冀州黄巾时皇甫将军就已决意要做汉家的纯臣,前世读书,我也未曾读见有皇甫嵩、盖勋起兵讨董之事,……看来这道诏书,皇甫将军定是会受下的。”
今关东州郡起兵,从北到东南,对洛阳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如果皇甫嵩不受诏,而是和盖勋也联兵共起,在三辅、长安响应袁绍,东西夹击,董卓再强,也只能成为困兽,束手就擒。
只可惜,皇甫嵩却要做汉家的纯臣。
黄巾被很快平定,这是皇甫嵩之功;董卓得以顺利西迁长安,亦是因皇甫嵩。
国家和个人,功过与是非,有时真的很难说清楚。
荀贞不再多说,转开话题,问道:“孔豫州现在何处?”
“在陈国。”
“在陈国作甚?”
“陈国颇有强兵,孔豫州要兵去了。”
陈王刘宠是汉明帝的玄孙,乃是现有的汉家宗室中为数不多的一个勇武之人,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中平初,黄巾起,郡县多弃城走,刘宠库藏有强弩数千张,尽数拿出,募集壮士,出军屯驻国都陈县的都亭,以镇国中。陈国人早就听说刘宠善射,不敢反叛,加上陈国相骆俊在国中素有威恩,所以在他两人的文武兼施下,黄巾乱中,陈国竟是独得完全,邻近郡国的百姓很多避难到了这里,归之者十余万众。
刘宠和陈国相骆俊从这十余万人中选取壮勇,编练成了一支颇为强悍的军队。
袁绍起兵,关东响应,身为宗室的刘宠虽没有加入到联军中,但为了保护国中,免受外郡入掠,却也整顿兵马,出屯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
孔伷虽是豫州刺史,可在豫州的威望不高,他本人又是个清谈之士,无甚勇略,身为汉家宗室、素以勇武出名、在黄巾乱中力保陈国无失的刘宠当然就不大看得起他,不服他的调令,故此为了壮大豫州军的声势,孔伷不得不亲去陈国,以望能说动国相骆俊出兵相助。
荀贞颔首,又问道:“孔豫州麾下,现有几多兵马了?”
“豫州六郡国,陈王不从调度,沛相清亮自守,现今孔豫州麾下只有州兵和汝南、鲁、梁三国兵,计约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