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在回信中怎么说的?”
“李公没有亲笔回信。奉孝於数日前去到东平,谒见了李公,把我的意思给李公说后,……奉孝在给我的信中说:李公虽未明言,然已默许。”
徐卓甚喜,说道:“得了李公的相助,我军在任城不难站稳脚跟了!”
张昭以为然,点了点头,问荀贞道:“主上遣李典学去东平,可是为了与李公商议驻兵东平之事?”
“正是。”
驻兵东平,是荀贞在经过与荀彧、荀攸等人数次计议之后,定下来的稳住任城根脚、同时进一步把势力扩展到兖州的步骤之一。
243择能用将斟酌行
荀贞现在并不是想要占有全兖。
就像他遣姚昇回吴郡,给荀氏子弟聘妻一样,他目前只是在做预先的布局,至於最终是先取扬州、抑或是先取兖州,又或甚是青州,这些都要等赵昱、荀谌从长安回来,看朝廷会不会授官给赵昱、荀谌,如果授官,又会授他们哪里的官,然后才能决定。
事实上,荀贞就算现在想要攻略全兖,他也做不到。
首先从客观上说。
毕竟而今汉室虽衰,可朝廷的大义还在,就算是怀了“不臣之心”,“大义”这一块儿也是绝对不能丢的,否则,就定会被别的诸侯抓住把柄,从而成为“天下公敌”。
所以,他必要等到赵昱、荀谌回来,才能做下一步的决策和部署。
其次从自身能力来说。
荀贞即便是不顾“大义”,不在乎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可以眼下兖州和徐州的内部形势,他也是没办法发起大规模的“州战”的。
先说兖州内部。
兖州内部的诸郡国虽然“貌合神离”,可如前文之所分析,一旦荀贞大举入犯,为了他们整体的利益,张邈等人必会合力抵御,徐州富庶不如兖州、人口不如兖州,换言之,亦即是战争潜力不如兖州,那么,纵使荀军的兵马精於兖州,要想打下兖州,也一定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并且耗时良久,——这还是在袁绍、公孙瓒两人皆无暇顾兖的前提下。
在这么情况下打下兖州,会不会被别人渔翁得利?不得不虑。
再说徐州内部。
荀贞得徐州未久,州内的士族、豪强尚未尽服,——不说别的,只说盐豪和泰山兵,直到前两天,荀成才督着泰山兵把琅琊沿海的盐豪给彻底剿灭,而对泰山兵的整编才刚开了一个头,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整编结束,如此的一个内部的环境也不允许他现在发起大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