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吴妈指点,我和兄长今生不会忘记您老人家。”
杏儿回到客栈,收拾行装再次出发,这次是去天息山,无论山高水长,千难万险,她一定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张坷垃。
天息山下有个叫鸳鸯池的小镇,三面环水,早些年生活着许多鸳鸯,因此得名。这日晌午,杏儿来到鸳鸯池,敲响随身带的小锣,在乡村里,锣声最能吸引人,听到锣声就知道不是使枪棒卖药的,就是耍杂技的。不大一会儿工夫,围了一群人。
杏儿对着四周施礼:“各位父老乡亲,晚生远道而来,借贵方一块宝地,变几个戏法,望有钱的给几个铜板,没钱的帮个人场,多谢了!”
杏儿手握一个竹筒,在空中摇晃了几圈后说道:“祝鸳鸯池的父老乡亲们生活繁花似锦。”
只听噗的一声响,竹筒向空中发射出五颜六色的碎片,然后缓缓撒向四周,孩子们都欢快地伸出双手去抓,连大人们也忍不住伸手去接,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杏儿变了几个戏法,围观的众人稀稀拉拉丢给她十几个铜板。她正要收拾摊子时,走来两个长相猥琐的男人,他俩是鸳鸯池小镇的破落户泼皮,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他们走到杏儿面前道:“小子,脸蛋长得这么俊,我怎么看你像个娘们。”
“两位,小弟初来乍到,不曾得罪于你们,还望行个方便。”
“不成,要证明你是个爷们,脱了衣服让本大爷瞧瞧。”
就在这时,一个背着包裹的年轻人冲了过来,左右各一脚,把两个泼皮踢翻在地。那两人爬起来朝年轻人围了过来,嘴里骂道:“哪来个找死的,敢惹本大爷,是不是活腻了,看俺们咋收拾你小子。”
“小爷是天息山的,有种你俩一起上。”
听到天息山,俩人吓得抱头鼠窜,围观众人也都一哄而散。
来人正是张坷垃,他晓宿夜行,恰巧此时也来到天息山下,也许是上苍的巧意安排,两个历经磨难的孩子在鸳鸯池相遇了。张坷垃拉着杏儿离开镇子,在路边一棵大树旁坐下。儿时相识的朋友,即使多年未见,再见时仍有昔日重现之感。两心相通,互生感应。
杏儿观张坷垃,已身高七尺,相貌堂堂,英气逼人,问道:“你真的是兄长张坷垃吗?”
“正是,你真的是杏儿吗?”
杏儿已不是早年的小女孩了,虽女扮男装,但眉目清秀,亭亭玉立。两人四目相对,四只手紧紧相握,相视而笑。十多年后的重逢,双方似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各自诉说这些年的遭遇,喜悦伴随着泪水和心痛,直到太阳落山。
回来的路上,张坷垃曾反复思量着该如何处置“传国玉玺”,那么多人因此丧命。若将它带上山,肯定会引发祸端,人性的贪婪和妄为是不可预测的。他想起了北边的磨子山,据说北磨子山中藏有“金牛拉银磨子”的宝贝,不如把“传国玉玺”也埋在北磨子山中,若干年后,两件宝贝或有重见天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