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李定国且不谈,只说郑成功。历史上同一年的镇江大捷,那位国姓爷便是凭铁人军以步克骑几乎全歼了江南江宁右翼四旗和江南驻防汉军,接下来的厦门海大捷更是将两白旗打得元气大伤,以至于苏克萨哈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彻底被鳌拜击败。
于今,不过是将背景板换成了镶黄旗和两蓝旗。至于替人背锅的济度,其实也没什么好大呼冤枉的,因为历史上他也曾是郑成功的手下败将,以至于因为损兵折将,最终被清廷雪藏,再不复用。
现在的大明,有绝世名将、有久经战阵的部队、有比历史上更好的战略环境。虽说,总体上仍旧处于劣势,但只要撬动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尽显才华。
“撬起地球或许我还差点儿事儿,但是撬动当下的战局,将这潭死水搅浑,我陈凯当仁不让”
陈凯对他们的信任,恰如他们对陈凯的一般。当然,在这期间,变数自然也不可避免。就比如前不久的噶达浑东返和黄梧出镇永丰县,二者加在一起确实让他冒了不少冷汗。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旧是在顺着大势前进。
至于佟国器,则是个意外之喜。原本,陈凯的计划是亲自进抵广信府,逼迫济度分兵。不过,抓获了那位堂国舅爷,他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单纯的施压,远不如给予济度以“有机会独立守住广信府”的希望更能调动那位青年王爷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若是用力过猛,弄不好还会把满清在江浙的其他八旗军过早的招来,反倒是失了削弱衢州重兵集团的核心目的。
但是有了佟国器这么个手下败将,他便不需要亲身前往广信府来拿捏分寸,一边摆出要在江西战场大展拳脚的架势,一边凭部将不断的增兵、不断地削弱当地清军和援军的力量。如此,便可以轻而易举的诱使济度跟着他的指挥棒行事。
济度是决计想不到,佟国器在得脱牢狱之后便成为了压垮他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要福建绿营还在,只要“智计过人”的佟国器还在,只要其人可以守住广信府的侥幸心理还在。这种侥幸心理就会像毒品一样,让其难以戒除,最终走向毁灭。
至于那一根稻草会否反水,陈凯相信,就凭封建官僚的基本道德水平,就凭这位堂国舅爷在福建和江西的所作所为,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判定是不会有错的。
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陈凯在工作中、在网络上,见识过了太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丰富的阅历让他深知这种人的行事风格就是无底线的优先确保个人利益,对于为此而消费他人,哪怕是因此败坏大局也不会有半点儿心理障碍。放在此间,只要佟国器还想保证个人利益,尤其是想要保住性命,在大方向上就不可避免的要照着陈凯的思路走下去。至于在小事上会不会消费他一下,陈老大人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不跟他一般见识。
当然,这类人物,满清那边自是越多越好,若那边尽是鳌拜那等爱新觉罗家的忠狗反倒是不美了。为此,他决定在给郑成功的回书中加上一句。当然,也仅限于这一句而已,堂国舅爷现阶段还不配占用他更多的笔墨。
看过了捷报,陈凯并没有急于公布全军,仅仅是招来了如今在建昌府的几员大将,知会一番,并且让他们暂时保密郑成功已经下令将前锋镇和英兵镇划归江西战场。很快的,督标第二镇、中冲镇、后冲镇、礼武镇以及这两镇就会顺流而下。那时候,多了六个镇的生力军,他有信心让达素好好喝上一壶,但在此之前则决不能让其嗅到猎人身上的血腥味。
“黄帅那边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