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西蒙却没有给凯斯过多的选择。
原时空中的美国在线之所以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迅速衰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业务覆盖范围太大太全,却都没有核心竞争力。内容上无法与后来居上的雅虎相比,接入服务方面轻易被拥有基础设施优势的传统运营商超越,于是巅峰时期的千亿美元市值短短几年时间就缩水了90%以上。
这一次,西蒙对美国在线的定位就是精准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期将这项业务做到极致,然后紧跟新世纪前后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大趋势,选择恰当时机吞并一家老牌的传统电信运营商,彻底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
长期的规划之外,考虑到自身规模,接下来几年,美国在线会首先拓展自身在西海岸的加州和东海岸波士顿到华盛顿这一沿海都市圈的业务,广大的中部地区包括大湖区和同样繁华的南部海岸,暂时只能让给其他企业。
美国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东西海岸,这两大区域更是其中的精华,只要能够在这两大区域站稳脚跟,美国在线就能够轻易向其他区域扩张。
为了节省开支,除了最顶层服务器之外,美国在线在终端网络方面暂时会尽可能租用传统运营商的线路网络。
当然,这一点必须是暂时。
想要不被AT-T等传统运营商掐脖子,逐步建设并完善自身网络是必须的,不过,这显然意味着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庞大开支,短期内想要实现根本不现实。
原时空中美国在线迅速衰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太相信自身的内容优势,直到传统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ISP服务,还依旧租用别人的线路,迟钝地不去完善自身网络,甚至没有跟进高速宽带的推广,下场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主要规划,确认的方案中,美国在线接下来几个月还会在洛杉矶、波士顿、纽约等城市开设100家网吧。
这一方案自然是西蒙提出。
西蒙前世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就是在网吧。
不过,网吧产业在北美并没有流行起来。
主要还是消费能力差异。
如同录像机一样,现在大洋彼岸的录像厅应该已经风靡,但在北美,这根本不需要,因为北美家庭的录像机普及率已经超过70%。
同样,自从70年代诞生以来,美国家庭的PC拥有量也在迅速增加,之所以没有像录像机这样在短短十年时间就实现普及,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年代的PC缺乏足够的娱乐性,更多偏向于办公。
美国家庭的PC拥有量开始爆发,恰好就是在互联网迅速推广的九十年代。
西蒙这一周的旧金山之行,虽然让很多媒体都注意到了他正在布局的美国在线、伊格瑞特和思科等新科技公司,但眼下,大部分美国民众心里都还没有互联网的概念。
提出网吧的设想,西蒙并不打算盈利,主要还是为了向公众推广伊格瑞特和美国在线,只要人们能够在网吧中体会到在线新闻、电子邮箱、在线游戏、网络论坛、个人主页等等这些互联网应用的种种好处,自然会考虑在家中接入网络。
100家网吧,哪怕按照每家网吧最低10万美元的预算,总计也需要1000万美元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