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为情报的者,李光地自然在三藩之后平步青云。而陈梦雷作为耿精忠的伪官,也随着耿精忠被押解到了京城。昔日同年同乡,至此命运可谓是天壤之别。
然而恰恰围绕着那份与胜利攸关的情报,引发了陈梦雷和李光地之间的一场悬案。
陈梦雷坚称,那封情报是他陈梦雷所写,交由李光地传递罢了。
而李光地则表示,虽然陈梦雷多次表达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但那封情报确确实实是他李光地写的。
两人对于这份惊天大功劳寸步不让,最终反目成仇。陈梦雷的绝交书传遍天下。然而已经对李光地大加褒赏的康熙选择了强行撑面子,在这段公案中坚持站了李光地,将陈梦雷流放。
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里,陈梦雷一直在东北的戍所中潦倒,而李光地一路当到了巡抚、尚书,就差入阁拜相了。
是一直到几年前康熙爷北巡,路过陈梦雷的流放地。陈梦雷凭自己的文采写了一首拍马屁的长诗,这才得以回到京城。
二十年时间风吹雨打,抹平了许多人的记忆。曾经二十岁中举的天才学子已经满面风霜,他几乎是默默无闻地跟在御驾回京的队伍中,又仿佛一个落第举子般到贝勒府上修书。
直到古今图书集成横空出世,再次让“陈梦雷”这三个字成为天才的代名词。
“听说皇上已经让武英殿开印古今图书集成了。”就连云雯都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此事,“铅活字的话应该挺快的吧,不知道我们家能不能分到第一批样书。”
八福晋一向是喜欢收藏书的,如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的索引类书籍,若真能无动于衷那就不是她董鄂云雯了。
八贝勒低头嗦了口面。
然后云雯就自个儿把自个儿否了。“如今陈梦雷修书大成,得了万岁爷的夸奖,以他的性子,少不得要和李光地旧事重提。李光地毕竟简在帝心三十载到时候若是陈梦雷落败,倒像是如今夸他有才的人,是怂恿了他的狂妄似的。”
八贝勒把嘴里那口面咽了下去,眉眼弯弯地看福晋,语气中带着点调侃“那怎么办呢”
云雯细眉轻蹙,就仿佛一个有谋略的西施。“若是宫里赏赐,咱们就欢天喜地地接着;若是没有,也万不可巴巴地凑到三贝勒府上去烧热灶。若是外人问起来,就说我虽喜好收集古本、杂书,对于汇编这样的类书却只是平平的喜欢。”
景君小丫头坐在她小小的高椅子上,吧唧吧唧地嚼面条,一双眼睛乌溜溜地盯着她额娘。
“学会了吗”八贝勒拍拍女儿的小脑袋瓜,“如你额娘这般,才能在爱新觉罗这个家里活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