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

第375章 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1 / 14)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就是血淋淋的掠夺。

美利坚掠夺欧洲,掠夺拉美,掠夺全球。

阿根廷从美利坚搞点羊毛也算不了什么,而且这些羊毛单独看起来也不算太高。

一年从美利坚搞几亿美金出来,看起来虽然很多,比起美利坚股市的规模,也就是毛毛雨。

圣赫塞团伙通过离岸金融和股市套利的美金,变成外资外汇,这些资金最终流入阿根廷半导体、精密机械这些高科技产业。

当然主要是三大资本的手法过于粗糙,留下了很多口子,让圣赫塞的团队不得不重新开始搞。

把势力分散到幕后和地下,方便资本输入阿根廷,也更加隐蔽。

只要不碰到那些大财团的蛋糕就行,就算真的搞起来,背后的阿根廷也不是吃素的。

未来的人类世界全部都是大集团的趋势,阿根廷目前也是如此,这是一个畸形的发展,但最初原始积累阶段,必须要这样做,为阿根廷的发展积累资本。

去年阿根廷整体就业人口规模达到了2700万。

宽松和平的发展环境,让阿根廷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阿根廷国营部门雇佣超过350万人,成为整个阿根廷社会的稳定器,背后代表了200多万个家庭,1500多万人的生计。

国营公司的员工,工资高,福利比较不错,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基本上都是全额的,含金量比起1000万私营公司还要高的多,和文官团体持平。

总体来看,国营大公司大多都是盈利,地方国营中小公司虽然盈利的规模不大,但稳定了就业,而且发展了地方工业。

国有部门构建了一个稳定的财政循环,从工资到全额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基建投资,最后到工业发展。

这种闭环在科尔多瓦等工业大省尤为明显,形成区域性经济生态。

内阁控制的大型国营公司数量增加不多,垄断性国营公司产值增长很大。

地方国营公司的数量增加过快,有失控的趋势,只是现在内阁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发展的落后地区。

国营公司数量从内阁刚上台的134家增长到超过6000多家,增长了40多倍,总资产数亿美金到150亿美金,年产值从几亿美金到100亿美金,建立规模庞大的国营工业体系。

如新圣胡安省1964年就新建42家国营企业,包括葡萄酒厂、水泥厂、纺织厂,但其中一半是亏损的,唯一的好处是增加了本地就业,推动了本土大型公司的发展。

6000多家国营公司中,只有不到1成的国营公司存在研发部门,大部分是低效重复建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地方为了减少财政税收收入上缴,把盈余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

内阁已经开始逐步减少补贴,迫使这些地方国企自谋生路,一些强势国企已经开始吞并弱小同行,建立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公司。

提升国企效率,避免财政崩溃是科恩内阁的主要工作。

还有税务改革也是重点,地方省的财政收入须要按经济发展增长,排挤发展水分,增加上缴,而不是固定的,好在圣赫塞本人威望不错,已经顺利推动。

这是建立更强大集权的重要步骤,也意味着这一轮改革终于进入了尾声。

最新小说: 探墓笔记云峰 影视快穿合集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赵勤彭老六 恶毒炮灰娇养帝国元帅后,爆红了 一人之下:我纸扎匠,开局鬼钟馗 我重生成了亡灵法师 本宫娇养的小奶狗被宠野了 大宋杨门 超神之幻想系统 柯南之假酒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