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他们想掏钱,姜蓁却不让买了。
面对姜蓁禁卖棉花的政令,被千夫所指的宋王,首先派使者来向姜蓁解释。
“那商人虽然是宋国人,但他偷稻种只是见财起意,和宋国无关此人绝不是宋国间谍”宋国使者态度激昂的向姜蓁解释。
牧冷着一张脸,站出来说道:“他的身份,蓝河卫已经查过,确实是间谍无疑。”
“我信蓝河卫的调查。”姜蓁表明自己的态度,看向宋国使者的眼神十分冷漠。
“我出使姜国之前,王上曾向群臣发过誓,此事要是他做的,就让他的天子剑断裂我拿我的性命发誓,我宋国绝对没有派人偷稻种,若有此意,我不得好死”宋国使者一脸决绝。
艾玛,这誓言发得也太狠了。
为了宋国的名声,没办法。现在各国商人都在骂宋王卑劣,你想想这群商人传播流言的速度,宋王不急才怪。
骂宋王就骂宋王呗,只要不骂阿蓁小气就好。死道友不死贫道嘿嘿
明知道那个商贾不是宋国的间谍,为了禁售棉花的事情顺理成章,姜蓁依旧表示:“我不信。这商人就是你们宋国派来的”
姜蓁话音刚落,宋国使者就一脸悲壮的说道:“您既然不信,我就只能撞柱以证清白”
咚的一声,宋国使者一头冲向柱子,站在他旁边的姜国臣子,反应不够及时,只能拉住他袖子,但使者的力气太大,就算袖子被扯断,也不能阻止他撞柱子。
虽然没能及时抢救,但此时姜国的大臣们也不显慌乱,淡定的上前伸手探鼻息。
“没死,还活着呢。”
这个时候,太医也越过众人,查看了一下宋国使者的瞳孔,又替他把了一下脉,肯定的说道:“还有救。”
撞柱、剖腹和自刎的事情,在各国朝堂上没少发生。哪怕是前几年,姜大头在任的时候也是如此,诸位大臣都非常的习惯。
若是这位使者死了,大家都会闭好的自己的嘴,以示尊重惋惜。
但这位使者没死,姜国大臣们的嘴就不会饶人了。
“事情做了就做了,若是宋王能认下此事,我还服他坦荡,偏偏要派使者来这招,呵呵”
“水稻被偷,本就是事实,就算宋国使者撞柱又如何”
蓝河卫是姜蓁的心腹,他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姜蓁想要的结论。
朝中的几位重臣,在姜蓁发布禁止售卖棉花的政令时,就已经品出味儿来了。
不管那个人是不是间谍,这个事情是不是宋国做的,背锅者都必须是宋国。
在太医救治使者的间隙,诸位大臣又把宋王骂了一顿。
姜蓁也跟着说道:“把这位使者抬下去吧,好好救治。为了宋王,他也算是尽心了,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替宋王掩盖事实”
此事到了这个地步,也算是盖棺定论了,下次宋国使者还想求见,姜蓁可以直接拒绝。因为这次见面,已经用光了宋国的面子。
姜蓁虽然下令不允许把棉花种子卖给他国,但棉花种子的价格并没有降多少,因为姜国商人的数量也足够多。
蓝河县和都邑的棉花作坊里,许多百姓都要背着自家的棉花来去籽,手摇扎花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配备的东西,各乡的百姓只能花钱排队,到作坊里来去籽。
商人们就在作坊里蹲人,和人谈价。
姜蓁并不反对百姓把棉花种子卖高价,毕竟他们也就只能赚这两年,过两年棉花普及,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
各县的农庄都栽种有棉花,今年农庄的棉花丰收之后,种子就会分给各乡的百姓,虽然数量少,但种个两年,各地的百姓都不会缺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