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敢花大价钱买种子的,都是大户,家里的田多,分的种子不够用。
就一个棉花而已,就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推广,等大家都能穿上棉衣,不知道还要多少年。
姜国地方又小,人口又少,才两百多万人,又不是几十亿,想要人人都穿暖,速度应该很快的。
现在是从无到有,所以艰难了一点,等到后面速度就快了。
要是两百万人咱们都玩不转,咱们直播间的人也就别活了,丢人
姜蓁看到这个弹幕,赞同的点点头。
她所在的那个时代,不说一个省了,一个普通的市人口都是两三百万,直辖市的人口甚至有两千多万
别以为她不知道,直播间里的观众,不少人在政府担任要职,治理一个小小的姜国,难度是真的不大。
我们自谦呢,阿蓁你点什么头
“额我替你们丢人”姜蓁试探着解释,“毕竟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嘛”
我谢谢你啊。
不得不说,阿蓁刚刚那小表情,那是真欠揍啊。
姜蓁嘿嘿一笑,赶紧转移话题,说道:“刚入大学的那三百个学生的成绩出来了。全部都是优秀。就算研究院那边的难度更深的课本,也没难住他们。”
挺正常的,优中择优选出来的人才,这点智商应该还是有的。
主要是现在的书籍太少,等过个几百年,他们需要背的考试内容二十年都背不完,哪会像现在这么轻松。
这么一说,我有个好主意,我建议阿蓁写个几千上万篇文章嘿嘿嘿
馊主意达咩
哪里是馊主意了,现在的人都渴求知识得很,你信你让阿蓁去问,阿蓁写的文章,他们肯定愿意看
“秋月说大学能教他们的东西少,建议他们边实践边学。”姜蓁琢磨了一下,说道:“我觉得秋月说得也有理,可以先把他们安排到诸位大臣身边多学学。”
确实可以安排轮岗实习,各处都实践一下,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姚春、陈冬、郭凡都是好老师,不能浪费了。
一共三百个学生,虽然成绩全都是优秀,但被秋月建议提前实践的学生,只有一百多名。其他的大多是理念不合,或者是他国的学生,又或者是已经和他国的说客勾搭上
虽然秋月已经对姜蓁交代了这群学生的详细信息,但姜蓁还是准备亲自去大学里看一圈,给诸位学子们上一课。
姜蓁对卫蝉说道:“让秋月安排一下,我明天下午去大学上一堂大课。”
第一批科举出来的学生,意义总是不一样的,姜蓁愿意给他们足够的优待。
安排他们实践之前,是该好好和他们谈一谈,给他们立个远大一点的目标。免得以后养出一群窝里斗的废物。
阿蓁明天讲课,准备讲什么要不要提前备课
这种喂鸡汤打鸡血的课,有什么好准备的,说得再好,都没有高官厚禄实在。
瞎说,还是得讲梦想和有志青年谈钱太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