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皇帝都觉得心里酸溜溜的了。
这宋,踩什狗屎运了
李晓诗摊手手“虽看着厉害,但实际这些措施据说都是辛弃疾在芹十论和后来的九议中提到过的,只不过没人愿意用而已。”
各代皇帝a
暴殄天物。
我啐
“而且不止这,刚刚说过了,因为滁州离金国近,辛弃疾又时刻关注金国动向,所以他够得到更多的消息他看到,金国内部的统治者在沉迷享受,而且,在更北方的地方,有一个新的族正在兴起、虎视眈眈。辛弃疾满心忧虑,他认为,金国六十年必定会灭亡,而金国灭亡后,南宋怕是要危险了。”
“但是,还是没有人愿意理会他。都当这是个笑话,杞人忧天。”
当时宋人不相信的,会被之后清晰的历史一点不差地摆出来,用事实告诉他,什是对,什是错。
1173年辛弃疾看出这一点,六十一年后,1234年,金国灭亡。
而精准预言到这一点,足见辛弃疾的眼光老辣。
难让人不佩服,他究竟是站在什的角度来审视这片江山的俯瞰全局,筹谋良多。
只是都做了无用功罢了。
“在后来,滁州起色,辛弃疾回到中央,被封了正七品官员。又后来,他被调去江西剿灭镇压作乱的茶匪辛弃疾终于有机会重新拿起武器穿起铠甲,但却不是对着最杀的金人。辛弃疾带着人前往,中途写下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2的名句。后,这些让朝廷头疼至极多次折戟的茶匪,被辛弃疾用个月就彻底剿灭。”
“可剿匪归来,辛弃疾又被调去了文职,而且不管他官位到什地步,都始终是远离权力中枢的,他力太出色,又太过锋芒毕露,北伐的锐意从不收敛,刚正不阿,再加还是归正人,被许许多多同僚嫉恨排挤,导致他之后一直在被各调任的路,辗转各地。”
赵匡胤抿了抿嘴,又抿了抿嘴。
后再忍不住,挥拳砸了一下腿。
七品
这一个大人,把滁州治理成那,回来就给个七品
而且、而且,就算你用文臣,不用武将,可辛弃疾这文政力不强吗你就把他当纯文臣用啊国内不至于那混乱啊
而且用完就丢用完就丢,跟谁学的,让不让人寒心
要是其他观众或者当时的宋朝官员听到他的,估计就要回一句了。
论起过河拆桥,谁不对宋太祖一句厉害呢
毕竟杯酒释兵权,您说是吧
不过赵匡胤懂,所以他叹气。
好吧,辛弃疾,这跟岳飞一的。
都是那,不管朝廷怎对待,都不会放弃为国效力的人。
他心中装的是大义,是百姓,是国家。
是真正可以被朝廷放心大胆辜负无数次的人。
所以,他无论被调到哪里,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一切事情。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