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为王振。宦官专权,终大明一朝真就是甩都甩不掉。不过这事怪不得到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头上,他可是一直主张内廷不得干政。甚至在宫中重任女官,不许内侍识字。要说明朝宦官专权之始,那是永乐帝的错。可要说错吧,郑和也是内侍,几下西洋扬大明国威,得称为三保太监,更成为无数大明宦官的榜样。无数人想成为郑和那样的人,包括王振,可惜,郑和只有一个。
说到这里,插多几句题外话,关于内侍方面。内侍是什么,是太监。也不对,毕竟太监从一开始并不是专门指被处以宫刑的人。嗯,别怪我说得太文艺,毕竟场面过于血腥,很有可能会被举报。宫刑,懂的应该都懂吧。不懂的请百度一下。
嗯,突然听着沈悠把话题转到内侍们身上,不知怎么的,总让人有一种不好预感。
太监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随着人们对于性方面的道德约束越来越严格,从而为了满足作为皇帝,又是男人私心而出现的人造,嗯,新物种既不是男,也不是女。却是要建立在一个人的极端痛苦,也极端羞辱之上的新物种一时想不出更贴切的形容词,大家将就听着,只要明白我的意思就行。
比起有很多人关注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成为太监,我更想问问,一手造就太监的皇帝们,他们到底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明明所有皇帝都明白,愿意成为太监的这些人,要么是被逼得无从选择的,要么就是舍弃作为男人的尊严,甚至是没有下限的人。
然而呢,明明都清楚一句话,物以类聚。皇帝英明,身边出不了什么昏庸的人,包括太监。虽然可能是矮子里挑高个,我也说了,并不是所有太监都是自愿的,有那些无从选择的人成为了太监,却不代表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尊严,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了自己的理想。如太史公司马迁,如郑和。
可惜,古今往来类他们者太少。大多数的太监因为自愿选择接受宫刑,也是舍弃了尊严,所以都会有心理的不平衡。在没有得势之前,他们卑躬屈膝,谄媚讨好于人,可一但得势,他们就会借助皇帝给他的势,作威作福,把他们多年以来缺失的尊严全都补回来。
宦官专权引发的动乱,早已有之,东汉时就已经有了最好的例子。然而似乎好像并没有人引以为诫。太监这样的一群人,反而随着皇帝的权利越大,到最后对于太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毕竟一开始的太监只是一个官名,到明朝时,那是专指宫刑后入宫伺候的人。
造就这样的情况,无非是因为男人的私心,作为皇帝的男人的私心。权利越大,皇帝越是觉得天下的女人都是他们的,尤其是宫里的。别管是宫妃也好,宫女们也罢,都是他们的。因此,为了避免被人戴绿帽子,皇帝下令宫中不许正常的男人出入。可是宫里很多重活不是女人们干得了的,那怎么办呢太监就这样应运而生。为了满足既能干重活,又永绝了后患,保证他们永远也没有机会给皇帝戴绿帽子而诞生了。
不是,应运而生是这样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