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对话也说明,对于这样的环境,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可是对于生活在深宫中的公主贵女们,她们真得能适应吗
汉宫中,宫女王嫱喃喃念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此时的王嫱已经被赐名为“昭君”,改不了出塞和亲的命运,但是可以改变出塞后的命运。“权势”王嫱紧紧握拳,想起了一点点宫中的小太监和画师。
太监和画师同样是宫中的小人物,但是面对她们这样的宫女,依然敢大胆索贿,不满足就各种使袢子。
这就是权力的作用。
哪怕她是弱女子,有了权力,依然可以改变命运。她必须好好活下去
说起和亲太压抑了,我们说回汉墓,开心一下
刘彻不,你还是说和亲吧。为什么说汉墓就可以开心感觉更不妙了。
“史官,把之前和亲公主的名字和功绩都好好记下来。”刘彻叹息一声。他并非不知道送公主和亲是憋屈丢人的做法,可是大汉要是能打过匈奴,至于和亲吗。
所以,匈奴,他一定要打
现在没打赢,他也只能选择先走一步小步子,把和亲公主的贡献公平地记载在史书上。
史书上不记载女性的全名并不是大汉才开始,史官刚要犹豫,刘彻冷声道“那选你女儿去和亲
史官立刻运笔如飞,写,
马上写
等朕把匈奴打趴下,就把和亲公主接回来养老。”刘彻冷哼一声,其他皇帝做不到,不代表朕做不到。”
唐太宗时期,李世民叹气“把天幕上提到过的和亲公主都写下来吧,包括大唐的。”
后世子孙不指望了,都说到安史之乱靠和亲请回纥派兵镇压,中原朝廷弱成那样,不和亲打得过吗
本质上,就是中原王室的没落。
朱元璋很骄傲朕的大明,不和亲,不纳贡
明初时期,明朝的公主的确都是嫁功臣和将领,起码比和亲好。但是朱元璋不知道的是,后来的明朝公主,过得比和亲公主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家都知道,汉朝的皇帝大部分都是双性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男宠籍孺,汉惠帝刘盈有男宠闳孺,汉文帝有男宠邓通,汉武帝刘彻有男宠韩嫣。而且对男宠的宠爱更甚于宠妃。
汉文帝听说邓通被算命以后要饿死,直接把铸币权交给邓通,相当于给了一座金山银山,可没见哪个帝王给宠妃铸币权。汉朝的后裔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个传统
你们看,他们对真正牺牲自己成全国家大义的和亲公主没有半分感恩,对男宠倒是好得很,当男人真好啊
明显的嘲讽声,刺的派出过和亲公主的帝王有些脸热。
刘邦心虚,但是他现在就是打不过匈奴,自己都差点在匈奴没了,他也没办法。“好曾孙,靠你了。”
听说他后代有个汉武帝很厉害匈奴交给你了,和亲公主的事也交给你了。
吕雉白了他一眼,这老家伙,真是脸皮厚。
刘恒微笑,看得众朝臣反而觉得自己思想太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