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农耕帝国4(7 / 10)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杜甫没错,这是他最近刚写的,还没来得及给友人品鉴,天幕怎么知道了

这首诗记录了一个种植水稻的重要改革南方的水稻从直接播种变成了移栽之后插秧来栽培,这也是北方人到达南方之后的技术改革,有了这一改革,才有了现代人常说的“插秧”。

现在大家在插秧时可以幻想几千年前的诗圣杜甫,白天在田间跟百姓一起插秧灌溉,晚上回家休息想到白天的劳作,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千年后依然还在流传的诗歌,是不是有一种时隔千年与古人交谈的时光交错感

天幕放出并排的两幅画面

左边是现代人的插秧。他们有男有女,高高挽起裤腿和衣袖,在水泽清澈、倒映着云影天光的水田里插秧;

右边是古人的插秧。他们衣着朴素,有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同样挽着衣袖裤腿,在泥泞的田地里插秧。

这是荆咕找得最近的插秧动图,在现代农业机械普及的年代,除了极少数田地太小或者地形原因不适合用播种机插秧机,大部分都已经是机械耕种。

如果不是发型明显不同,荆咕觉得甚至都看不出现代跟古代的差别。

但是对古人来说,很明显。

“诗圣,他们叫我诗圣”杜甫听到天幕的赞赏,激动地胡须颤抖。

原来他凭借诗歌青史留名了

对了,太白兄呢,他都留名了,太白兄更有才华,他是什么圣

农人也很激动“我们插秧都被写进诗里了吗”

“是哩,还流传到了后世”

“后人也用我们的插秧法哩”

“后人都长得很好,高高大大的。”

“后世的稻米一定产量更高,所以都吃得好”

农人们语气里带着羡慕。

不看衣着,单纯看气色,吃不饱时的面黄肌瘦跟营养充足时的头发油光水滑、肌肤

充盈饱满完全是两个状态。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杜甫从对李白未来的称号的猜想中回过神来,安抚百姓“我们学着天幕的种植方法,一定能收获更多稻米,我们的后代也能吃的更好,就跟天幕里的人一样。”

村人没有怀疑他的话,齐齐点头,看着杜甫的眼神满是敬佩

这可是诗圣啊圣人呢

圣人说得话怎么会不对,绝对都是对得

宋朝时期,迎来了新的高产水稻占城稻,占城稻的口感不如华夏传统的糯稻和粳稻,但是一年两熟甚至可以二熟,生长期更短,产量更大,很适合地少人多的宋朝

湖北荆门,陆九渊正在汇报推广早稻的过程“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早米”

这位陆九渊,就是“陆王心学”的“陆九渊”。

江南,李纲同样正忙着写奏折“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

占米,也就是占城稻,宋徽宗时期在江南已经普及到了十分之七。

最新小说: 状元的锦鲤妻 爷的王妃,本王爷自己宠 去灭诡啊,盯我一个学生干嘛 超神学院之菜鸟每天都想退休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高达SEED之最后的归宿 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 东北天城之礼铁祝 民国江湖二十年 斩神:变身魅魔,他们追着我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