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花生不一样,花生含油量极高,甚至最初是作为中药来推广的,对于当时普遍以素食为主的大明百姓来说调和脾胃补充营养简单又有效,生吃就可以。
天幕再次放出花生的模样。
一棵同样是带出一大串,剥了泥巴,现场就可以生吃。
帮忙干农活的小孩弯腰摘了一颗花生,把泥巴在身上擦了擦,轻松拨开壳,露出里面粉红色的颗粒果实,往嘴里一扔,吃得美滋滋“好嫩甜的”
旁边大一点的孩子有些挑剔“我不想吃甜的,吃腻了,我想吃卤花生。”
家人在旁边笑眯眯看着也不阻止“行,晚上回去就给你们做,咸的甜的都有。”
一家人开始收拾花生,就坐在地里,一把一把的从地里拔出来,小孩力气不够拔就帮忙摘,把花生摘到竹筐里,一边摘一边往自己嘴里吃。
眼看着花生如此方便采摘,就连食用同样简单易得,听起来小孩也喜欢,说明生吃也很美味。
不单是前朝的百姓,前朝的帝王们也羡慕了。
嬴政狠狠握拳“让墨家研究造船,大秦终有一日能抵达美洲”
夏无且同情地看一眼墨家巨子僵硬的身体自从天幕降临,他们的工作量剧增,他这个太医如此,墨家也逃不过。
刘彻大声问天幕“这花生又是从哪里来的难不成也是那美洲”
美洲这么多好东西,快把地图给朕啊啊啊
李世民眼神深情地看向大臣们“你们说,朕鼓励百姓自己去寻找新农作物有没有用”
外来的番邦再好,哪有自家百姓好,这陈家人不知道在大唐有没有祖先,大唐很需要这样的百姓
武曌响起天幕提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等几位女皇,她们开疆拓土的功劳让她难以忘怀,甚至在宫中特意供奉了画像和功绩,让自己学习敬仰。
听到美洲这么多好东西,武曌再次打起番邦的主意“召集各国擅长制船者,还有善水者,曾经有过出海的船员重赏”
其他女皇可以开疆拓土,她也可以
等她在海外打下新的疆域,看大臣还有什么废话可说,再废话,全给扔美洲去。
还有棉花在明朝的耕种更为普及,元朝时期黄道婆改良了棉纺织机,让松江府从此衣被天下。到明初的时候,百姓不再被冻死,也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明太祖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强行推广种植棉花“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这一条措施让家家户户多了保暖的衣物,即使是面临小冰河期更为寒冷的冬季,也更少冻死。
荆咕特意去黄道婆纪念馆参观过,拍下了几幅照片。
纪念馆展厅里,树立着黄道婆的雕像,在她身后的大堂上,写着后人为她书写的纪念
对联。
上联“纬地经天棉植见慈恩一方衣被”
;
下联“梯山航海机声垂教泽千载馨香”
;
横批是“衣被天下”。
展厅还有黄道婆的生平介绍,讲述她从童养媳逃难到海南崖州,从海南黎族人那里学到纺棉技术后回到家乡回馈乡里的故事。
在展厅中央还陈列有脚踏式三锭木工纺车、织布机等纺织工具,这正是黄道婆学习新纺棉技术自己融会贯通后改进的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