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技术能不能跟上,首先铁贵,根本买不起。
天幕放出来之后,恐怕也只有王公贵族可以有条件自己打造一两辆过过瘾。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华夏古代也差点有机会发明自行车。
“自行车”这一个词最早出现在华夏典籍之中,是明朝末年王徵所著的新制诸器图说一书。
王徵是大明时期陕西泾阳人,青年时期就热衷于研究机械技术。
万历年间,大量的西方传教士进入大明,在与天主教传教士的交往过程中,王徵收到欧洲机械钟表原理的启发,设计发明了自行车、自行磨等机械,并且在自己所写的书中详细解说了自己发明的自行车的结构原理,还附上一幅自己设计的“自行车”图谱。
书中写道
“车之行地者,轮凡四,前两轮各有轴,轴无齿。后两轮高于前轮一倍,共一轴,轮
死轴上”
这种四轮的“自行车”
与现代的自行车差距很大,自行车的图谱也是方方正正,给类似于现代的小推车外形。但是多了许多可以自动的齿轮,“无木牛之名而有木牛之实用”,可以“自行三丈,若作大者,可行三里”,载人载物十分便利。
但是很可惜,这种自行车并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记载投入使用过,很可能只停留在理论上。
相比较于图说阶段的王徵,论证华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自行车技术的,是清朝时期黄履庄和他发明的双轮小车。
黄履庄是清朝顺治年生人,江苏人士,他去世的比较早,自己写作有奇器目略,在他去世后姑表兄弟戴榕撰写黄履庄小传,后来张潮刊刻虞初新志时将此文收录;
还有清朝的吴陈琬著作的旷园杂志中有记载黄履庄发明机械狗,对黄履庄颇为赞赏。
可以说,黄履庄虽然在世时间短暂,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制造出许多突破性的科学仪器,比如验冷热器、验燥湿器、瑞光镜等光学仪器,都收录在他所写的奇器目略。
但是很可惜,此书原著已经遗失,现存的部分书籍是黄履庄小传后面附录的部分奇器,光是附录的已知名称就有6大类33种,若是能把原著传下来不知道有多少宝贝
姑表兄弟,你怎么不干脆把全文抄下来呢
戴榕激动地连连点头“抄抄抄”
黄履庄十岁丧父后,不得已寄居在扬州的外祖父家,两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很深厚。
得知自己的小传能帮黄履庄闻名后世,戴榕也跟着一起留名,瞬间觉得自己真没写错。
在黄履庄小传里,戴榕记载,“黄履庄曾作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免能自行。行住,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你们看,是不是与现代的自行车很接近了
这辆“双轮小车”可能是早期的手动前轮驱动自行车,是近代自行车的雏形。
黄履庄的故事后来被收录入清朝野史大观,流传到了后世。你看,人们对严肃的工艺不感兴趣,但是一说的野史,哇
这样的好处就是,黄履庄的自行车总算没有随着他的奇器目略一起消散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到了现在。
现在,华夏人认为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华夏已经有人设计自行车,这比法国人斯拉克夫发明的自行车早半个多世纪,比德国斯图加特市“两轮车博物馆”展出的人类第一辆自行车早问世一百多年,所以黄履庄也被称为“东方爱迪生”。
当然,西方人是不会承认的,抢自行车的第一个发明者的国家很多,除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没什么历史的美国也在抢,甚至还有国家造假的自行车机械图冒充历史上的自行车图稿。
华夏黄履庄的自行车最大的遗憾,就是连王徵那样的自行车图稿都没有,好姑表兄弟抄写
附录只抄了文字,没有抄图。
根据史学家的猜测,以及喜欢钻研器具的科学家的习惯,原著应该是有图的。
戴榕连忙喊冤“不能怪我,我想抄图我也不懂也不会,万一画错了岂不是误导后人”
“我知道。”还没去世的年轻黄履庄笑着拍拍姑表兄弟的肩膀,“还是我自己来吧。”
戴榕有了主意“不是说放野史里面就出名了吗,我给你编个刺激故事,再把你的自行车放上面”
黄履庄觉得哪里不对劲,兄弟是不是太激动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