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43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4

第 143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4(1 / 7)

汉朝还出现了几位女性文学家,缇萦,卓文君,班昭,蔡琰。

虽然这个说法有点争议,但是作为历史上少见的留下作品的女性,这里还是把她们的作品也列出来。

已经与兄长一起出门寻找素材的班昭,正在外面的客舍下榻。

此时,两人面对面坐着,彼此面前都是一堆厚厚的稿纸,各自执笔,一边看天幕一边记录。

听到天幕点名,班固笑道“哎呀,看来我要把我的小妹妹也记在我书里了。”

班昭也笑“怎么,兄长难道不想写我”

班固故意用笔去点班昭“那要看看你值不值得为兄一写,兄长眼光可高着”

班昭这时心里也忐忑起来,天幕曾经批评过她的女诫,不会又来吧

首先是著名的“缇萦救父”。

缇萦的代表作品,是缇萦救父时所作上书求赎父刑“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使得改行自新也。”

缇萦的父亲淳于意犯事,按律应该施以肉刑。因为家中没有儿子,淳于意怨恨没有生儿子,一群女儿没什么用。却不会想到,最小的五女儿缇萦千里上书去救父。

在缇萦上书后,汉文帝废除了肉刑,以劳役刑替代肉刑,这也是华夏古代刑法跨越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里程碑。

缇萦以愿意充作官奴换取父亲赎罪的故事,被司马迁的史记所收录,孝文本纪、扁鹊仓公列传皆有描述。班固写咏史诗称赞她“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正在行医的太仓公淳于意恍然大悟。

天幕曾经大概提到过“缇萦救父”,提到他写了二十五例医案的“诊籍”,是华夏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时,说他是“缇萦”的父亲,原来女儿还真的比他有名。

“太仓公,你生了个好女儿啊”病患听到这里,齐齐赞扬。

“这女儿比儿子还有胆量”

“千里救父,还是去找皇帝上书,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淳于意好一番谦虚推让,但是心里还是得意的。

“废除肉刑好啊,我那兄弟,就是因为肉刑,现在都残废了。”也有排队的病人想起家中经历过肉刑的兄弟,有些伤感,“若是能再早一点废除就更好了,现在我兄弟也只能坐轮椅了。”

另一位有类似情况的乡邻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好在天幕放出轮椅,我们买不起的,自己上山砍树自己做。做不好轮椅做那拐杖也比一根棍儿好用。”

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各种肉刑。

秦汉之初都还残留奴隶社会的刑罚,肉刑非常普遍,而且种类也多,受害者不少。

淳于意身为医者,也见过不少因为肉刑残疾的病患“若能因此废除肉刑,这是对天下苍生都有利”

他看着天幕,又有些发愁天幕说他被捕了要被施以肉刑才让女儿上书去废除肉刑,现在天幕提前剧透了,自己是不是也得去得罪一下皇亲贵族,走个流程

可他到底因为什么犯事,他也不知道啊

东汉时期,才女班昭代兄上书,在兄长班固去世后,继续整理、续写完成了汉书这一重大的史书典籍,以博学多才、文政并通的特质成为古代第一位女史学家和“赋颂并娴”的女文学家,以实际行动证实了女子不比男儿差。

可惜班昭依然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影响下,编写了为儒家所器重的女诫宣扬妇女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从女性视角对女性进行自身规定,这加重了封建统治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禁锢。

班昭苦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不过她已经不写了,都出来亲眼看外面的世界,不再局限在世家贵族内院里了。

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何呢

众所周知,邓太后邓绥与班昭交好,虽然邓太后自己执政时还开办了历史上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学堂,但其实邓绥年幼在家喜爱读书时还曾被父母责备过,认为她应该专精女红之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汉已经比西汉要保守不少了。

邓绥听到这里,眼神一黯,想起早已去世的父母,想起了并不算十分自由的童年。

或许正因为各种拘束限制,让她越发感受到权力的重要性。

最新小说: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真千金靠玄学封神,四个哥哥跪求原谅 不会吧,我都无敌了,恐怖游戏才来? 京枝欲夜 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死对头很狂?这不一亲就脸红吗? 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 霍格沃茨从窃取权柄开始 黄毛霸凌我?家叔祁同伟呀! 神女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