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人代考,连自己做小抄都不用,他怎么不直接去买个官位算了”
“天幕说得没错,这人既没才华还没人品,实在是我辈文人之耻”
再生缘非常受欢迎,在我们现代改编成越剧、淮剧、黄梅戏孟丽君,还有影视剧。在清朝也很受欢迎,在民间改成唱词、说书等传唱,以致于后面也有文人来续写。但是这种续写,如同高鹗续写红楼梦把悲剧改成大团圆结局一样,再生缘也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
但是,还不如不改。
陈端生还没有结婚,听到夫君被流放的冲击性还不如听到自己的作品被改成大团圆结局来的刺激。
她想想后几十回写作时自己的境遇,丈夫流放伊犁那么遥远的地方,生母早早病逝,自己还背负着罪人家眷的名声饱受非议,这个心态怎么都写不出大团圆吧。
她苦笑中也有些无语“这续写的文人对大团圆是有什么执念吗”
怎么动不动全是大团圆但凡看了前面的内容,怎么圆的回去
再生缘的原作,讲述的是元代才女孟丽君与云南总督之子皇甫少华订婚,遭豪族刘家破坏,皇甫少华只知道退让,孟丽君毅然抗旨拒婚而出逃。但是她不是懦弱出逃,而是索性女扮男装参加科考,应试中状元,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此后,孟丽君凭借自身才华与能力,步步高升。她掌兵权,任宰辅,与父兄同僚,纳昔日未婚夫为门生,议论朝中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压倒须眉,为妇女扬眉吐气。
但是后续改得面目全非完全不是作者的本意
孟丽君考中状元后,是非常坚定地走官场路。
她面对不断扑面而来的父母、夫家试探相认,孟丽君多次佯装不识,逃避
回归。
哪怕当时对皇甫少华有余情,病中有过心软,但是依然智商在线,坚定地选择了不相认。
孟家私下认亲时,孟丽君不与父母坦诚相见;
皇甫少华看出端倪用画像试探时,孟丽君也推脱不识;
最后太后设计使孟丽君醉酒验鞋,皇帝欲纳为妃子,孟丽君仍不表女子之身,直至最后抵挡不住多方攻势与压力,吐血而亡,陈端生原著至此结束。
在孟丽君看来,自己既然已经获取了至高的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利,具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已经不需要依附于男性,回归“女大当嫁”的传统模式。
就像她说的,“世人说做妇道家,随夫荣辱,丽君虽则是裙钗,现在而今立赤阶。浩荡深恩重万代,唯我爵位列三台。何须必要归夫婿,就是这王室王妃岂我怀况有那宰臣官俸巍巍在,自身可养自身来。”。
在纳昔日未婚夫为门生时,孟丽君已经是让皇甫少华对自己行礼跪拜的上位者,一直做到了权力的巅峰处,一直保持傲骨,并没有为爱情、为家族的约束妥协。
她已经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智慧“蟒玉威风过一生”、“做个一朝贤相也扬名”。“自身可养自身来”。
如今流传的全本20卷是杭州另一女诗人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续成的。所续后3卷不仅文词逊于原作,而且在故事发展上写孟丽君被封为“保和公主”,与皇甫少华终成眷属,形成三女共一夫的结局。
这么喜欢三女共一夫,这一看就是男人的口吻,很明显是许宗彦想要的结局。又要公主,又要妻妾三女,当驸马还想纳妾,做梦比较快。
梁德绳和许宗彦被骂的齐齐脸色难看。
尤其是听到天幕说丈夫又想娶公主又想纳三妾,梁德绳眼神怀疑地看向了丈夫。
难不成,夫君真是这种心思
如果辛辛苦苦科举当官就是为了给丈夫纳妾,咋地,你是要去朝堂之上给你丈夫选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