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被天幕说得笑出了声。
“这续作的确水平差,不过天幕说得也真是有趣。”
上官婉儿却是跃跃欲试“这故事着实不错,可惜被续写的太差了,还不如我来”
武曌非常鼓励“婉儿文采更好,不如你且试试。大唐现在还没有女子写传奇话本,婉儿应该来带头一下。”
有了武皇的支持,上官婉儿更高兴了“诺臣回去就抽时间写”
虽然现在事务繁多,但是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她都可以想象,自己写出这样的小说,会有多少女子受到影响,想想都令人振奋。
这境界,比唐朝的小说家差远了。
而且还有更低的。
女弹词家侯芝心里一个咯噔,想到了自己的续作。
天幕该不会
道光元年刊行的再生缘全传,女弹词家侯芝为之作序,她不满意陈作和梁、许续作,删改而成金闺杰,将原
著改得面目全非。又作续书再造天,极力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格调更低。
“我的孟丽君从没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陈端生也忍不住了。
她若是赞成“女子无才便是德”,就不会借着孟丽君的口说出“愿做黄崇嘏第二”。
黄崇嘏被人识破身份后被迫离开官场,是多大的遗憾,在自己的小说里,她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若是拘泥于小情小爱,就不会在前文中让孟丽君即使对皇甫少华有情,依然坚决不肯相认,因为一旦相认就得回到婚姻家庭,不再能继续在朝堂之上。
她的孟丽君,是非常坚定的往上走,被人质疑宁肯撞死在朝堂之上也不愿意回到内宅之中的大才,绝对不是什么要给丈夫相夫教子还要纳好几个妾的愚人
孟丽君辛辛苦苦考状元,后人续作来个“女子无才便是德”,请问你是怎么看书的无才考上状元,那些被她压下去的榜眼、探花和其他考生岂不是更无才
既然你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为何要写书为何要学文直接别识字别读书别写书,一边自己学习一边斩断别的女性的路,这不是自相矛盾
侯芝被骂的脸色惨白,摇摇欲坠。
她以为,自己这样的才是正统,才是符合这个社会对女子的期待,才是一名“好女子”。
哪怕她明明自己也创作,也抛头露面出去表演谋生,但是依然是遵从社会对女子的期待,对女子各种谆谆告诫。
也就是天幕所说的“女则学”。
原来,这样本就是自相矛盾吗
唐朝的男性文人写女侠都是摈弃情爱,有大侠大义;写仕女,是能文善诗。清朝,这个已经文化普及度更高的朝代,还在写“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们学识字的时候怎么不说这句话
这样的结局,如同高鹗的后二十回,我们是不认的。
同样续作被批评的梁德绳咬着嘴唇“可是女子本就不如男子,本就不能参加科考也不能当官”
她的丈夫许宗彦义正言辞“女子本就不该上朝堂,回家相夫教子才是正统,我这是让孟丽君回归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