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62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23

第 162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23(3 / 9)

另外,在南美安地斯山脉原住民中也有关于飞头的传说,传说它能以耳朵为翅膀在空中飞行,喜欢蚕食频死之人的灵魂。而这种头与身体可游离的怪物,现在最有名的仍是日本妖怪“飞头蛮”及由飞头蛮衍生而来的“辘轳首”。

武曌看向上官婉儿,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上官婉儿已然会意。

“陛下,臣会鼓励民间文人多多创作,志怪小说也会有的。”

明明是华夏的飞头蛮,在海外竟然最有名的成了日本妖怪,这不就是抢华夏的鬼怪文化

鬼怪鬼怪,生前本就是华夏人,死后也得是华夏的鬼,怎么能成为那日本的。

武曌微微颔首,有些后悔“早知道,朕就不应允日本改名,还叫倭寇多好。”

也或者说,那时满朝文武到处是反对者,日本挑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来上贡国书,让她为了得到藩属国的支持答应了改名。

“陛下,还有机会。”上官婉儿安慰

道,“上次日本使者趁您喝醉酒提出改名,下一次您也可以趁着醉酒再改回来。”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上位者想改,不愿意又如何

武曌点头婉儿聪慧,此举不错,朕记下了。”

从宋朝开始,鬼怪小说多了许多说教意味,开始朝着儒家说教发展嗯,从日本人的吸收来看,很明显是嫌弃地,一般主要改得就是末尾的说教。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显然孟子对人性十分了解。

赵匡胤“”

熟悉的味道又来了。

他看向弟弟赵光义,面无表情的模样让赵光义全身出现幻痛,好像已经在被兄长的目光殴打了。

宋朝不止瞧不上武学,也瞧不上志怪学。

从宋朝开始,志怪学的写作群体发生了很大改变。

首先,这也与统治者的态度有关系。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方术等神秘知识盛行,也导致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相信鬼神之事;唐朝时期,佛道盛行,对鬼神之事有了各种新的解释,内容更加丰富;

建国之初,宋太祖登基之始,下诏禁纬书“惧其惑民志以繁刑辟。”开始严格管控谶纬、方术、天文、地理等神秘知识。

太平兴国间,宋太宗又将数百名天文、相术之士“黥面流海岛”。从中可以看到统治者的态度,对于神秘知识都是严厉的打压政策;

除了统治者,士大夫阶层对神秘学也是否认的。

欧阳修在正统论中,主张对“五德终始”这类“怪奇放荡之说”应“奋力而诛绝之”。而后,在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札子中,他又主张应删去九经正义中的谶纬之文,“使学者不为怪异之言惑乱”。

在新唐书新五代史中,欧阳修对各类神秘知识的否定态度也非常明显。

欧阳修的态度,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主流观念在整个宋朝,士大夫阶层对于这类神秘知识多是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

正因为上层的排斥,宋朝志怪小说的创作者主要是平民,与前朝有了很大差别。

从魏晋到唐再到宋,志怪小说创作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逐步下移。

从曾经的魏文帝曹丕之列异传、梁元帝萧绎之仙异传、宋临川王刘义庆之幽明录、齐竟陵王萧子良之冥验记这样的皇室贵族,出身宰相世家的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进士出身的牛僧孺之玄怪录、进士出身的张读之宣室志、进士出身的戴孚之广异记这样的知名文士阶层,逐步下沉到了社会中下层。

伴随着创作者的阶级下沉,志怪小说的题材也涌入了更多的小人物,诸如商贩、婢妾、娼妓、牙侩、僧尼、落魄文人等等。

最新小说: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化灵诀 回到古代当太傅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抗日之我在沂蒙山区打游击 状元的锦鲤妻 爷的王妃,本王爷自己宠 去灭诡啊,盯我一个学生干嘛 超神学院之菜鸟每天都想退休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