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竹书纪年有一点特
殊,现存的竹简文物竹书纪年是有残缺的,其中并没有记载女娲的传说。
但是在晋代葛洪所著的嵇中散孤馆遇神引用过竹书纪年“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
此外,列子黄帝新唐书国语郑语山海经等史籍均记载过华胥氏和由她执政的华胥国的事情。
在众多文献中,可以拼凑出华胥氏这位真正的远古老祖母的真面目她是远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风兖部落的女首领,也是伏羲、女娲的母亲。
竹书纪年伏羲氏也有这样的记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远之,因而始娠,生伏羲”。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记载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
学者顾实先生甚至在华夏考源中说胥、雅、夏等古字相通,华胥就是华夏,华胥文化就是华夏文明。
也就是说,华胥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一直到汉朝,才把伏羲和女娲一起提及。
西汉初期,大量的画像砖中仍然将伏羲、女娲分列绘画,但是出现了共同的人首蛇身。
天幕这时放出两块汉初画像砖拓片,这一次,是单人相。
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但是人首蛇身的模样依然不同。
女娲人首蛇身,独自拿着“规”和“矩”,身侧还有祥云与三足金乌图腾;
伏羲的形象比较特殊,人类的上本身,不但有兽类的下肢,尾部像一条细细的蛇。而伏羲左手拿着渔网,右手拿着龟壳相传伏羲根据蜘蛛网,发明了网罟,从此方便渔民捕鱼,并且“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览冥篇开始将女娲、伏羲并列提出,但二者关系并不明确;
东汉时期,应劭的风俗通义开始把女娲、伏羲以世俗关系联系起来。二者的夫妻关系在东汉开始确立。
日本学者古野典之认为,伏羲、女娲二神的神格发展有两个时期,前期是独立神时期,后期是对偶神时期。
但是事实上约束的主要是女神,不仅仅是女娲在汉朝多了一个亦兄亦夫的丈夫,还有西王母、嫦娥等女神,都是到了汉朝才多了一位丈夫。
“这东汉子孙,是喜欢做媒不成怎么非要给女神拉郎配”
刘邦是开国皇帝,但也是出身草莽,一听这话初时还有些不解。
虽说子女婚姻由父母作主,也没有说神明婚姻由文人作主的说法。封神的都是皇帝,那文人乱写一通在写什么
吕雉身为婚姻不自主的女子,想起了当初被父亲强行安排的婚姻,哪怕母亲和自己都反对也没用。
为何
因为在男人眼里,婚姻就是拴住一个女人最好的办法
吕雉一声冷笑,对那东汉的作风,已经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