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居正养病的这半个月时间里,申时行一直代为执掌吏部诸事,他必须要入阁,才能完整的行使手中的权力。
而且从年初,张居正将全楚会馆交给申时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交接班的准备。
“那就表决吧。”朱翊钧倒是不反对申时行入阁,就算是张居正精力充沛,康复后,依旧能够履行职能,也不耽误申时行的入阁。
申时行主持七府均田、官场身股制改革这两件大事,其职能早就超过了吏部侍郎、尚书的范围。
哪怕没有张居正弟子这层身份,申时行也该入阁了。
朱翊钧还以为会全票通过,但没想到不同意的人,居然有九名之多。
其中阁老陆光祖、沈鲤,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世达、礼部尚书高启愚、工部尚书曾同亨、工部左侍郎辛自修、兵部左侍郎石星、吏部右侍郎陈有年、刑部左侍郎孙龙,都不赞同。
万历廷议,大明廷臣定员一共二十七人,阁臣五人、六部尚书六人、六部左右侍郎十二人、都察院左右总宪两人、大将军一人、缇帅一人。
这二十七人里面,就有九人不赞同申时行入阁。
这九人背后,代表了两股势力,第一是浙党,陆光祖、陈有年、孙龙都是浙江人,三人很早并称浙中三贤,浙党还有一个沈一贯,已经等待入阁很久了,但迟迟没有他的机会。
浙党反对是必然的,毕竟现在阁臣里一个浙党也没有,陆光祖算是帝党,因为当初他的起复,是皇帝夺情。
第二股势力为工党,晋党崩解之后,大部分都合流到了工党之中,显然曾同亨、辛自修这两位工部堂上官,不太认可申时行。
除此之外,曾同亨因为大工鼎建,和凌云翼走的很近。
这代表着,如果这次的表决是不记名投票,反对申时行入阁,至少还会增加三人,凌云翼、沈一贯和王家屏。
王家屏是申时行的老对手了,二人一同回京,申时行扶摇直上,王家屏还在六部里打转,那王家屏自然不会赞同。
“有趣,未过三分之二赞成,谁还有异议?”朱翊钧注意到了这个情况,询问还有没有人反对。
不赞同和明确反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明确反对就是直接对立了。
朱翊钧发现一件趣事,这个票是人为做出来的。
二十七人,九票反对,但不代表着有十八票赞同,因为涉及到了申时行本人,他不能给自己投票。
这个票型,就要看皇帝的心意了,皇帝同意,就有了关键一票,可以入阁,皇帝不同意,就可以再议。
人为做出来的票型,照顾了皇帝本人的意志,又谨慎且委婉的表达了各派之间的态度。
“臣反对。”高启愚直言不讳,直接站了出来,俯首说道:“陛下,申时行柔仁,举棋不定,不能当此大任,臣以为等到七府还田事毕,再行廷推为宜,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觉得申侍郎德不配位了。”
“现在入了阁,难免有人会说,申侍郎托了元辅的福,才得了这阁老之位,恐怕难以服众。”
高启愚没有打机锋,他的意思是再等等,等七府还田事了,那就没人再说闲话了,现在时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