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秋汛的危害,秋天万物凋零,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临近河边的城池,就会面临这样的危险。
陕西地面一直认为,将金州名字废弃,将金州改为兴安州,取意兴民安泰之意。
这次大规模秋汛,最涉及到了六省、十一个府七十六个县,共计有三百八十四万亩田受灾,户部紧急拨付了各地府衙一百五十万银,用于各地赈灾。
朱翊钧下旨免除受灾之地的田赋三年,以休养生息,并且另外严厉下了一份旨意,不得欺瞒。
在万历初年,各地衙门都喜欢用灾秧来应对朝廷的催税,每年都有大量无法完税,被灾蠲了,就是因为受灾减免田赋。
自从考成法之后,因为报灾需要应对朝廷的审查,有灾不报开始出现。
典型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朝廷管的稍微严格点,就会变得僵化。
这次皇帝严旨下令各地方,其实是给地方松口气,地方财政实在是困难,只要不是太过分,这类的灾蠲朝廷都可以看情况允许。
朝廷对田赋的征收,是为了让权力对来源负责,如果直接全部减免,等于朝廷彻底放弃了农户。
朱翊钧略微有些疲惫,揉了揉眉心,看着窗外淅沥沥下着的秋雨,情况要比他想的好多了。
天灾人祸,这四个字通常是联用,其实大明人不太害怕天灾,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之久,留下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各种灾荒,最怕天灾之下的人祸,因为避无可避。
好在只是大规模的秋汛天灾,没有出现成规模的人祸。
朱翊钧在松江府驻跸办事的时候,朝廷查处了一大批的劣绅。
违反天变承诺,戏耍皇帝,就会被视为劣绅,被各地衙门直接拿问,轻则被询问,勒令退还,重则下狱坐罪。
对于百官而言,戏耍皇帝的罪名可能更重一点,毕竟各地官僚都把乡绅们签字画押的天变承诺书,当做是万寿圣节的贺岁礼,呈送到了御前。
乡贤缙绅戏耍皇帝,等同于地方官吏戏耍了皇帝,被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御史言官知道,就是一本本的奏疏弹劾,地方官吏可不是京堂大臣,根本顶不住这样的攻讦。
天变承诺,是张居正当初推动恩情叙事的时候搞出来的,时值天变被朝廷察觉,张居正趁机要求各地方官员准备了这么一份贺礼。
这一份贺礼,成为了遏制人祸的重要手段。
“大宗伯说的有道理,少宗伯说的也有道理,朕听谁的?”朱翊钧看着面前的两本奏疏。
大宗伯沈鲤认为,不应该对这些劣绅进行重罚,罚没土地,流放吕宋等地就是了,理由和高启愚反对申时行在官厂搞忠诚度大筛查一样,防止斗争范围扩散。
少宗伯高启愚觉得,他们都敢戏耍陛下了,还有什么他们不敢干的?送到吕宋、旧港、金池,这三个总督府本就孤悬海外,这不是增加这些海外总督府的离心力吗?
高启愚的意见是,不如干脆直接都杀了,刑不重则不威,如果不杀,如何震慑其他宵小之辈,这不等同于告诉这些乡贤缙绅,违反承诺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吗?
沈鲤说的对,防止斗争泛化,防止倍之很重要,高启愚说的也对,乱臣贼子已经自己跳出来了,不杀不能震慑,大明还如何度过天变?
“按理说,大宗伯是阁臣,总领礼部诸事,就该更看重大宗伯的奏疏,否则日后这礼部,就是他高启愚说了算了。”冯保低声说道:“陛下,高启愚是个独臣不假,同样,他很有上进心。”
冯保话里话外,其实提醒下,高启愚已经完全摸准了陛下的脉,知道陛下的倾向,他的这本奏疏,完全是在讨好圣意,谋求进步,这样一来,沈鲤这个大宗伯就被彻底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