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以肆意玩耍的孩子并非贫民,他们不用劳心工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没有鞋子。
弗兰茨个人是非常相信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以及奥地利帝国那些经济学家的专业水平。
只不过他们用的还是英国人那一套,“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活动毫无意义”,“没有私利的驱动必然导致堕落和懒惰”,“违反价值规律的行为必然失败”。
这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垄断就是为了盈利,垄断就该提高价格。他们认为人都是绝对理性的,有点早期维也纳学派的意思。
但问题是人并非绝对理性,资本主义更非社会发展的唯一逻辑。
根据他们的理论很容易推倒出此时奥地利帝国应该借助武力优势扩大市场,与其他国家签订非对等条约方便进行倾销。
其实这种想法在奥地利帝国国内很有市场,军方、国民都很支持,他们都觉得这是一项无比正确且神圣的使命。
然而弗兰茨不得不给他们泼一盆冷水,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在军事上确实有些优势,但此时扩张大概得不到什么好处。
即便是引发一场大战打败了英法,奥地利帝国又能拿到多少好处?
答案是几乎没有,大多数殖民地没法直接转化为产能和收益,半殖民地国家也未必会认奥地利这块牌子,再去发动跨洋远征?
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可要是不做就没有收益,再加上巨大的沉没成本就不得去做,纯属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
继续向东?
与俄国决裂,然后去巴尔干扶贫?又或者跨过海峡再次引发世界大战?
向西?难道去占领法国本土吗?
真当法国人死光了吗?
向北?向南?
纯属图虚名而遭实祸。
鲸吞必然会引起其他列强群起而攻之,甚至远在美洲的美国和巴西都会来插上一脚。
蚕食?
真把那些又烂又穷的国家纳入奥地利帝国,弗兰茨还得考虑新一轮扶贫计划。而且也坏了规矩,会影响到哈布斯堡家族的根本。
奥地利帝国在经济上的扩张到没到极限,弗兰茨不好说,但在军事上的扩张确实已经到达了极限。
所以弗兰茨对此时治而不统的局面还是挺满意的...
于是乎弗兰茨并没有正面回复财政部的担忧,他只是反问道。
“奥地利帝国什么时候能解决国民的基本温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