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之地极为重要,陈望自然是不可能就这样放任黄台吉轻易攻取关宁。
再者,陈望一早也预料到了黄台吉在这样的时局之下,必然征召外藩蒙古助阵。
吴三桂的反叛,完全是在陈望的预料之中。
清军攻陷了京师,吴三桂的父亲与一众亲族都沦为人质。
再加上清军的大军压境,依照吴三桂一贯以来的表现,投降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陈望一早便让情报司严格监控吴三桂的行营、宅邸,果然截获了吴三桂和清廷的来往书信。
随后的事情,便是事先告知祖泽傅,马进忠揭露实情,关城之上逼出吴三桂。
以吴三桂为首的投降派这类内患已除,但是外忧并没有解决。
无论辽镇是战是降,单凭辽镇的兵马,关宁两地要不了多久便会沦陷。
所以陈望便立即传令惠登相领山东镇第一师,整兵一万两千人北上驰援关宁。
山东镇第一师的兵马经由扬州之战损失惨重,不过在北上之后,陈望从平南、河南、还有山东等镇麾下抽调精锐填补入内,补足了人数。
山东镇第一师的师长是总兵高杰。
但是高杰在扬州之战受伤严重,虽然不至于致命,但是却暂时没有办法长途跋涉,以及亲身上阵。
所以陈望让高杰和惠登相暂时换领部队,让惠登相领兵北上,高杰则是领着山东镇第二师坐镇海州。
对于这一切黄台吉自然是并不知情,清廷对于明廷多有渗透,但也只是明廷,只是北国。
靖南军所控制的地区不敢说是铁板一块,但是在情报司和各镇兵马的监管之下,清军的耳目并不能得到太多的消息。
黄台吉的神情不由自主的又再度阴郁了数分。
昔日攻伐明廷之时,之所以能屡屡得胜,很大程度在于请报上的优势。
明廷的九边就和筛子没有什么两样,拿着情报来换消息的人比比皆是,晋商就是他们最大的助力之一。
明军的动向在他们的眼里一清二楚,明廷的方略,甚至他们都能得知一二,这才可以轻而易举的赢取连番的大捷。
但是眼下,占据着情报上优势的一方,却是靖南军。
没有秘密的,不是他们的敌人了。
现在已经变成了他们自己。
“南面的情况如何?”
黄台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茶杯放下在桌面之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中军帐内一众清军的将校皆是适时的低下了头,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去触黄台吉的霉头。
拜音图向着四下看了一眼,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回话,但是军务现在却是他在协助管理。
拜音图深吸了一口气,回禀道。
“伪明总兵陈望,领兵十三万自徐州北上,依托水师之利,经由运河进往济宁。”
“睿亲王已经领兵从沛县返回济宁城内守备,暂时隔断了伪明靖南军北上的道路。”
“伪明之靖难军,于三月初二发动进攻,排布重炮……”
拜音图停顿了一下,他微微抬眼,观察着黄台吉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