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杨斌和曹志国一商量,还是先打电话去问了小师弟。
冯正明得知后,笑着让两位师兄直接答应。
“没关系啊,你们就答应电视台,我觉得省电视台的那个节目挺好的,三哥和五哥你们接替我上镜,宣传我们鲁菜,这是好事。”
杨斌和曹志国听了小师弟的回馈,但却依旧是感到有些为难。
两个人其实都没有上过电视镜头,有点不好意思。
这次曹志国找到了借口,他表示自己之后要去京里负责新店,所以节目主要还是让三师兄上镜。
杨斌自然又是一阵推脱,找各种借口不希望自己接替小师弟上镜。
后来大师兄出面劝说,甚至师父也劝说了一番杨斌。
最终,杨斌才同意了接替小师弟录制节目。
一开始,杨斌上镜确实是非常紧张。
甚至一度连话都说的不算是很明白。
而且杨斌带着比较浓重口音,录制的效果确实不如冯正明。
不过冯正明后来专门打了电话回来,晚上跟三师兄好好聊了聊,谈谈心。
在小师弟一番谈心鼓励下,杨斌算是重振旗鼓了。
接下来他录制明显变得更加顺利。
虽然还是会有口音,但反倒是让本省人会觉得更有亲切感。
经过了一番录制,节目的推出后,效果竟然还真是很不错。
杨斌更加细致烹饪上技巧的讲解。
还有他把一些自己后厨经验分享出来。
很快赢得很多之前追这档节目人的喜欢。
而且大家知道杨斌是冯正明的师兄,还刚刚参加了国宴回来,也是更加信服他的手艺。
杨斌和曹志国这一趟回来后,当真是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省里和市里对他们都相当的重视。
电视台和报纸的采访也是接二连三的。
一度让两人都有点没办法照顾好店里的工作。
杨斌意识到问题,他首先很果断拒绝了后续的一些采访。
他公开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厨师,机缘巧合之下和小师弟一起去参与国宴,他还是更愿意在后厨里做菜,不喜欢各种的采访走穴。
在拒绝掉之后,杨斌回到干饭铺老铺的后厨,继续经营老铺并且帮小师弟培养人才。
因为杨斌很清楚,过完年小师弟是一定会开始进军京城市场。
到时候,两家分店都是需要人手的。
所以他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人,到时候被抽调了人手,也不会影响到泉城和齐鲁各地的分店。
曹志国很快也拒绝了各种采访和邀请走穴。
甚至有老板上门想要挖走他,也都被他统统拒绝掉。
这也是让不少老板都感到匪夷所思。
他们觉得自己给杨斌和曹志国的条件已经很好。
有些老板甚至愿意投资后,自己只占新店四成股份,新酒楼的一切都让杨斌和曹志国去做。
但还是被两个人坚定的拒绝掉,甚至找上门的时候,杨斌都不让人进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