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马尤冲突战是汉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场交战,基斯马尤据点内的华人士兵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战斗力,而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基斯马尤战后,据点内的华人部队趁着马尔卡兵力空虚,乘船连夜占领了意大利人在当地的据点,然后在随后的谈判中,汉国以归还被俘虏士兵和退出马尔卡为条件,获得了意大利政府对汉国占据基斯马尤的承认。
虽然和意大利人签订了正式的协议,但是清楚意大利人在一战、二战中的二五仔特性,李明远一直没有放松对意大利人的警惕,当前的汉国政府没有能力在非洲占据大片土地,但是移民路线附近的几个中转据点对于移民行动的意义很重要,李明远不会轻易放弃汉国已经建立的据点。
由非洲海盗问题想到意大利的威胁,李明远感觉有必要加强汉国在基斯马尤、姆特瓦拉等据点的军事实力。
“不用等到四个月后,六艘炮艇现在就可以调派给他们,而且三个月后,基斯马尤还会得到两艘炮舰和一百士兵支持,你代我提醒他们,围剿海盗的行动不能放松,我不希望有一艘移民船只被海盗击沉,还有让他们注意意大利人的行动,不能让意大利人钻空子,将势力渗透到基斯马尤地区。”
“遵命殿下。”
李汉回答道。
ps:感谢打赏和投票支持的同学,大三下学期快结束,空闲时间有限,因为有事不能稳定更新请大家见谅。
新京造船厂和兴和造船厂分别位于新京和兴和县(若因维亚)。
两家造船厂原本是从普鲁士引进的造船器械,成立于1869年初的两个民用造船厂。
1872年二月,两家造船厂升级改造为军用造船厂,一家造船厂由新京搬迁至兴和县。
1873年四月,借助达尔芒等法国船工的技术,新京造船厂成功建造出一艘排水量为760吨的炮舰,三个月后,兴和造船厂吸收新京造船厂的经验,也建造出一艘炮舰。
新京和兴和两家造船厂共享造舰技术,统一建造同一等级的军舰。
炮舰和小型铁甲舰的研究建造工作同步进行,排水量低于1000吨的炮舰技术要求较低,能够在较短时间建造出来,而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小型铁甲舰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花费六年时间建造成功也在李明远的接受范围内。
第一艘自建小型铁甲舰技术监测达标,汉国海军的铁甲舰即将达到六艘,实力恢复到第二次对巴西海军作战前的水平。
六艘铁甲舰中,排除一艘自建的排水量1350吨的小型铁甲舰,两艘排水量3200吨的铁甲舰还在法国地中海造船厂中,需要汉国海军派遣人员接收,剩下三艘军舰,一艘是俘获自巴西海军、排水量为6270吨的大型铁甲舰,另外两艘是早期从英国定制的排水量为3500吨的中型铁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