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就有些犯难,你都知道那些人权利不小,何必捅这个马蜂窝。可是自己又不能在此人面前显出胆小怕事来,只好打起太极“此事事关重大,不如我们部里议过之后再上奏,国公看可使得”
使得,有什么使不得。贾赦点点头“那我明日就等着听赵尚书的消息。”
唉,现在已经要下衙了好不好。就是马上议事,这个题目都不是一时半刻能议得完的。明天就要结果,怎么可能。赵尚书刚想推诿一下,至少争取一点时间,人家贾赦已经自己出去了。
陈郎中做为从头到尾参与之人,嘴里发苦,怎么自己只是给人上了上课,就摊上这么个事儿“尚书大人,下官真的只是给国公爷讲解了一下京察的规矩。”主意不是我出的。
赵尚书对陈郎中还是了解的,这才是个真正胆小怕事之人,谅他也不会出言挑唆。再说这位郎中自己就是四品官,真挑唆着也得列入考核,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嘛。
“放心吧。”赵尚书安慰道“老兄的为人,本官还是略知一二的。此事只怕是鼎国公早有打算,不过是今日借机提出来了。”这个锅还是国公爷你自己背吧,我们身小力薄承担不起呀。
不管承担得了承担不了,人家贾赦可是说过明天等着结果呢。怎么办,开会吧。所以有史以来,吏部第一次在京察还没开始,郎中以上人员就开起了会。还是一直开到了半夜,让六部之人都暗暗提心,这吏部想做什么
贾赦知道吏部想干什么,不过他不会出席人家的内部会议就是。已经下了决心,那些人讨论成什么样,能改变他老人家的决定吗笑话。
再说,这两天惜春小定已经过了,他还没来得及了解了解情况呢,为了公事不管孩子,还真不是他的作风。这不,晚饭一过,他就直接开口问上了“惜春小定的事儿还顺利”
邢夫人先表示满意“是大长公主长媳亲自上门下的定,说是沈松总是在长公主跟前长大的,他们理当出面。”
就是说,人家公主府还是认这个外甥的,这不连借口都给找好了。贾赦不是不知道轻重之人,要真的让陈冗媳妇出面,才真叫不好看。
“惜春,日后对人家要做长辈相敬。”贾赦就嘱咐起来。
惜春当日说出什么把礼法上的事儿做实了,也不过是担心人家用此拿捏自己。现在都主动示好了,看来与沈松的关系还不错,她自然知道轻重,忍了羞,小声应是。
孙苑也道“下定用的大雁,竟是活的。说是沈副史亲自在入秋时猎的呢。”脸上的打趣十分明显。入秋的时候,家里刚开始准备出孝的事儿,人家就已经把大雁都准备好了,那是势在必得的节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