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赵易感觉更忙了。
不止他忙,李衡和叶关也整天忙得凑不到一起了,很多时候都只是电话联系。
各地不止在修路,还沿着道路修建起了通讯线路,确保主要城市的电话和有线电报通畅。首先保障军用,之后才兼顾民用。就像摩托车通讯队,就完全属于军用,民间要运送信件送点东西,只能依靠11月份才建立的以马车和自行车为主力的先锋军邮局。
各种社会功能体系不断建立和健全,走向正轨。
这个过程需要赵易三人在旁扶持纠正,就算只是根据后世经验下决定,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11月初结束的大战后,先锋军重心偏向了民政。
赵易履行起了自己根据地主席的职务,连番制定推行了几个民政计划。
地盘上最大的经济体就是先锋军的军工产业,涵盖了矿山、工厂和农业等多种经营。只要先锋军这个经济体正常运转起来,其他民营产业也会随之起伏波动。
身为军工总头目的李衡也有了民政职务,和叶关一起开始履行副主席的职务,帮着赵易一起调整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我抓军工还入门,就这么凭空抓经济,总感觉摸不到头尾。”李衡有些挠头。
“抓经济其实很简单,只要按照产业的顺序来一一抓起就错不了。”赵易呵呵笑道,“为什么农林牧渔叫第一产业,因为人人都要吃饭,老百姓都吃不上饭,国家和政权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以任何一个政权首先得解决吃饭的问题。后世国家第一号文件一般也是以三农为主题。”
“我们农业问题也不少。开荒、分田,都是大问题。”一说到农业,李衡又数起了手指,“现在我们已经分配出去了30万亩,打下泰国北部后,直接控制的耕地数量还有168万亩。军功正在审核中,大约还得分配出去70万亩,我们至少得保留50万亩,以平衡粮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分配出去的田地,耕种率不高。我们缺少机械,又缺少劳动力,粮食产量还是太低。”
“我们还有税收,粮食暂时没太大问题。”赵易轻笑道。
根据地上除了一些土地被先锋军没收外,原住民中还有大量的土地,哪怕是他们烧荒过只种了一次的土地,先锋军暂时也没有去动。不过若是有反叛者和支持反叛者的人,他们的土地还是要没收的。其他的人照样种他们的庄稼,自然也要正常交税。之前是交给泰国人和日本人,现在需要交给先锋军,不用提高税赋,只要遵循旧例就足够了。
六百多万土著所耕作的土地,养活先锋军还是没问题。何况包括先锋军军队在内的140多万华人还控制着近二百万亩土地。一年两熟就足够自给自足了,更不用说还有税粮了,以及先锋军最近不断积蓄的存粮。
“没有足够的条件,在东南亚这样的地方储存粮食绝对是个糟糕的主意。”叶关就曾经吐槽过存粮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