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的国家可没这种本事。
即便是少部分引进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或者是能够直接从华国购买廉价电能的国家,也需要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经济,从之前的衰落周期中走出来才行。
想要跟上华国在太空领域的脚步,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发展经济。
所以错过了这次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各国的航天发展恐怕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有所起色了。
涉及到自身的发展和最根本的利益,这些国家和企业总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推动事态的发展。
就比如驭星工程中最重要的捕获和运输陨石,这可是利润最大的一块超级肥肉。
驭星工程数十万亿rb的预算,有至少超过一半都花费在这上面,没有人不眼馋。
而徐川要面对的便是这些。
就像现在欧盟航天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陨石推进技术--‘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一样。
会议室中,一名西装革履,来自欧盟航天局的专家这会正站在荧幕前向所有人滔滔不绝地喷洒着他的唾沫。
“.....采用组合式、模块化、低推力、长航时的推进策略,利用轨道共振和引力辅助来降低能耗。”
“小行星牵引平台核心是附着在陨石上,提供持续、稳定、可调节的推力。”
“.....利用巨型太阳能电池阵列和成熟的空间核反应堆进行供能,相对比精卫·陨石推进装置来说,我们每搬运一颗陨石,至少能节省15%-18%的经费!”
“各位!”
“想象一下,三十万亿的18%是多少?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笔不菲的开支节省下来,就能将它用在那些更需要它的地方!”
会议室中,这位来自欧盟航天局的专家满脸激奋的演讲着。
坐在台下,看着台上滔滔不绝的专家,徐川打了个哈欠,差点没直接睡过去。
叹了口气,实在是忍不住下去了的他敲了敲桌子,打断了对方的发言。
“抱歉,我打断一下。”
台上,原本正滔滔不绝演讲着自己这套‘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有多么优秀,多么节省经费的欧航局专家弗里德里希·格里芬教授在听到声音后骤然停止了自己的演讲。
在确认声音的来源是坐在前排的那个人后,格里芬教授的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
直觉告诉他,这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可能来者不善。
毕竟这可是对方主导的工程,而他设计,或者说欧航局设计的‘小行星牵引平台控制方案’并不是多么的完善。
没办法,时间实在是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