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崇氏的王有点尴尬,没想到眼前的僧人这么不给面子的。
不过仔细一想那日他在丹水畔与之相遇的事情。
群猴拜伏,禽兽不愿离去,野人番种纷纷接受点化。
与之交流更是见识了此人的智慧与高深。
有崇氏的耕种技术,三有其一出自他的帮助。
这就足以说明,这人就算不是得道高僧,也是身居大法的人。
也正是如此,他才想着求来,但很可惜,他是鲁父聘请来的高僧。
鲁父的兄长,东方的燕君,有虞的后嗣,数十万人共同尊奉的万方共主,大邑商最大的敌人,将此人派来,就只是为了让他搜寻具有佛性之人。
大乘普渡,小乘自渡,想要去往极乐,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自东方而来的智慧,告诫了苍生,三十六重天之间,神位缺失,作为万方的君主,燕国的君王,他秉承天帝的命格,同时要承担将天地之间的离散的鬼神正序,不让他们继续操纵人间的君主,互相征伐,破坏天道。
这等宏大的愿景,他是第一次听说,细细交流,有崇氏的君主,再跟一些大巫交流了有崇氏的过往,他才发现,有崇与有夏还在的时候,他们的开国之君,也做了跟燕君一样的事情。
治水、伐山、破祭……
只是那个时候,他们的开国之君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手段,不知道兼并之后该怎么治理。
而东方,已经有了这等智慧,一股紧迫感,不知怎么就萦绕心间。
于是,为了得到指点,他这一年没少往鲁父的地盘跑,甚至在丹水一带,送来了奴仆千余人,替高僧营缮了第一座寺。
没错,佛教的第一座寺,就在丹水畔。
辛屈给起的名,叫元建寺。
意为第一座建设的寺。
丹水一带,将来也将作为佛教圣地使用了。
为了修这座寺,有崇氏将大量战败的部落迁徙到丹水附近营缮,他们开发居住区,破山开林,并且依附在寺庙附近,打造城池与耕田。
于是,第一座大城——丹阳,提前千余年诞生了。
丹阳,成了道全的佛国。
不管下边的人信不信,丹阳的赋税,全部用来供养僧人。
有崇的王,觉得这样应该够了吧。
结果……
似乎是察觉了有崇的王不悦,僧人淡淡的说:“王,我佛修行是要出家持戒的。不过,大乘佛法有一法,号为俗家。
俗家弟子,虽然不禁婚丧嫁娶,但也需要持戒。
虽然我不修大乘法,但王或许有大乘普渡之慧呢?
不如入大乘佛法名下修行,尝试感悟大乘?”
“这……可以吗?”有崇氏的王呼吸急促了几分。
大乘佛法被眼前的人吹得神乎其神,他早就很想试试了。
“贫僧不敢妄言,只是大乘佛需要慧根,需要普渡众生,同时也需要持戒,虽然不如小乘自渡的辛苦,但为天下苍生的宏愿而动,也是需要大毅力,大智慧。
若是王愿意,我可将我佛赐下的经藏之一《金刚经》,密传于您,以作旁门,或许借旁门之道,可证菩提。”
“好!好!好!”有崇氏的王大喜,“那需要我做什么?”
“祭天地社稷,发宏愿果业,告天下苍生,修密传旁门,为俗家弟子。自此你我师兄弟相称,我替我佛赐号,以此成礼。此后修行,你我互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