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东赞治理吐蕃的方式采用了霸府制度,也就是说吐蕃共尊赞普,但政令出大论之手,由噶尔东赞独持国柄,代行君事。
故而每有大事,都是在大论府商议的。
最后将商议的结果通知赞普一声就好。
还未掌权的赞普是没有资格说不的。
不多时副大论达延莽布支、以及没卢氏赞丽、琛舫朴、那曩不宥一并抵达,除了他们五个,参加会议的还有两个晚辈,分别是噶尔赞悉若多布,噶尔钦陵赞卓,两人都是噶尔东赞的儿子。
虽是后辈,但已经展露了超凡的天赋,赞悉若多布有他父亲之风,文武兼之,而噶尔钦陵赞卓痴迷军略,年纪轻轻已经历经大小战役三十六场,无一败绩,在吐蕃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甚至超越了他的兄长。
噶尔东赞对于自己这两个儿子很是器重,不管多重要的国事,只要他们愿意来听,都不会反对。
哪怕于理不合。
也没人敢跟噶尔东赞来说这个道理。
噶尔东赞将唐朝增强陇右军事部署的事情告之众人。
此话一出,堂下六人,无不变色。
松州一战的结果他们记忆犹新,目前还不敢与唐廷正面对抗,但青海湖这块肥肉,他们也是志在必得。
故而上下一直都没有争出一个好的方法。
不过唐廷着重发展陇右经济,对于陇右的军事发展有些懈怠。于他们而言就是机会……
现在?
“怎么会这样?”
没卢氏赞丽惊呼出声。
他一直是激进派,对于青海湖垂涎三尺。
那曩不宥道:“必然是因为唐廷出了能人,发现了我们的异动。我早说了,你们太小觑唐廷了,真以为贞观天子跟李靖死了,他们就没人了?你们可以为所欲为?”
不同说,那曩不宥定是保守派的。
其实那曩不宥早年也很激进,跟着松赞干布南征北讨,纵横四方,只以为吐蕃军队可以踏平任何一个敌人。
直到牛进达的一次突袭……
那曩不宥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天兵天将。
当时松赞干布还有些不服气,想要再打一场,结果八个大臣死谏,直接自杀在松赞干布的面前,不敢再打了。
那曩不宥现在还有一定的阴影,只是“人微言轻”,左右不了大势,在这时候教教冷水,找一些存在感。
果然,并没有人理会那曩不宥的发言。
琛舫朴道:“真让唐廷完成部署,我们的处境可就难了。想要打赢,唯有速战速决,一击而中。不能耗,我们耗不起。”
噶尔东赞点头认同,这也是他们一直不敢出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