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ivtentadv>尤其是现在,唐军通过封堵袭扰,摧毁高句丽内部经济的手段,迫使高句丽经济崩坏,民不聊生。
面对这种恶劣的情况,英雄也会一步步的成为罪人。
平壤城难攻,那就没有必要去攻。
先将能用的政治手段都用一遍,最后剩下的收割,平壤城再如何坚固,也不过是一座城而已。
陈青兕奋笔疾书,写至一半,刘仁轨求见。
“大都督!”
刘仁轨作揖行礼。
“你来的正好,我有事寻你。先说说伱的事”
刘仁轨道:“是这样的,见我们海运发展迅速,新罗那边也动了心思,想要跟我们一样,走辽东航线,将新罗过剩的物资,运往辽东。”
陈青兕道:“这是好事。”
刘仁轨道:“大都督有所不知,百济、新罗都处于海东半岛,彼此资源互通重样。你有的,我也有,我有的,你也有,就如茶叶!让他们加入进来,将会导致百济这边,受影响。百济发展本不如新罗,又经大战内乱,恐竞争不过。”
“无妨!”陈青兕想了想道:“不能如此短视。新罗此番服软,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有弊的。”
新罗的配合,等于宣告高句丽的死期将至。
三面合围,能够令得唐军更轻易的覆灭这个位于东北的心腹大患,能够少折损不少兵马以及战略物资。
但唐军也就此失去了一通海东的机会
大唐是泱泱大国,而且是万邦臣服的宗主国。
这大国有大国的玩法,在享受宗主国福利待遇的时候,也得付出一些东西。
就如小国可以无视信义,随意叛离,不受道德约束。大国却不行,如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覆灭对你虔诚的属国,你这宗主国肯定当不下去的。
这也是金庾信为新罗的最后一谋,他只怕已经察觉陈青兕的用心,直接开摆,利用道义,反将了陈青兕一军。
让陈青兕寻不得覆灭新罗的理由。
至于未来,如果大唐一直强盛,新罗一直臣服,一旦大唐遭受了巨变,新罗还是有机会将海东纳于掌控之中。
对于金庾信的想法,陈青兕是知道的,但他并不觉得新罗能够撑到那个时候。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未必如此。
只要高句丽覆灭,海东将进入和平年代。
和平就意味着发展,新罗的离不开中原。
除非新罗有本事更大海对面的美洲去贸易,不然经济命脉就得握在唐军的手上。
彼此接触的越深入,文化交流的影响也就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