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朝廷的正式批文和各家咬牙凑出来的巨额“学费”抵达北境,意味着那批世家子弟的“留学”身份得到了官方认可。消息传回各家,府邸内的气氛从最初的愤怒咒骂,渐渐转变为一种复杂难言的好奇与……不甘。
光是听孩子们信中那些语焉不详、却充满兴奋的描述,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家长了。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北境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自家精心培养(或者说娇生惯养)的继承人如此乐不思蜀,甚至说出“井底之蛙”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于是,一场由部分不死心(或者说好奇心爆棚)的家长自发组织的“北境考察团”悄然成型。几位位高权重、又恰好有闲暇的郡王、国公,打着“探望子弟、考察北境教化”的旗号,向新帝报备后,便带着家眷和护卫,浩浩荡荡地北上而来。
他们心中大多存着几分挑剔和质疑,准备亲自去戳穿北境的“虚假繁荣”,最好能抓到一些把柄,回来好好教育一下那些“叛变”的逆子。
然而,当这支身份尊贵的“考察团”真正踏入北境地界时,他们经历了一场与自家儿子们如出一辙、甚至更为深刻的认知颠覆。
平坦如砥、可并行八辆马车的水泥官道首先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这路况,比京城最好的御道还要强上数倍!沿途所见村镇,屋舍俨然,百姓面色红润,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安定感和精气神,是做不了假的。
进入新城,高耸的建筑、整洁的街道、奇特的公共设施,同样让这些见多识广的王公贵族们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仿佛生怕在这“穷乡僻壤”失了体面。
但真正的打脸,来自于对北境学堂的实地考察。
在得到季如歌的默许后,考察团被允许有限度地参观官办学堂(最高学府部分)。
一进校门,他们就被那开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学楼、以及随处可见的体育器械和绿化惊呆了。这哪里是学堂?简直比南境一些皇家园林还要讲究!
而当他们走进课堂,偷偷旁听时,更是惊得差点掉了下巴。
在一间格物教室,他们看到一位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的老者正在讲解杠杆原理,并用简单的器材演示。一位国公爷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地低呼:“那……那不是辞官归隐多年的前工部尚书李老大人吗?他……他怎么会在这里教书?”李老大人在南境以学问渊博、性格孤高著称,连皇室想请他做太子太傅都请不动,如今竟在北境学堂里给一群半大孩子上课?
在另一间算学课堂,授课的是一位他们从未见过、但思路清晰、讲解深入浅出的中年先生,其水平明显远超南境国子监的博士。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学堂的“师资介绍栏”。上面罗列着各科教习的履历,其中不乏一些在南境乃至周边国家都极负盛名、却早已隐居或难以寻觅的大学问者、大工匠的名字!北境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人都请来的?
接着,他们参观了学生的住宿区。说是宿舍,实则是一栋栋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小楼。每间屋子住两到四人,内有独立的书桌、衣柜,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统一的供暖系统让屋内温暖如春,每层楼都有干净的洗漱间和……那个让他们儿子惊叹不已的自动冲水马桶和净身器!